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众志成城 重建家园·亲历
3  4  
PDF 版
· “我们一定给予技术支持!”
· 强忍思念
坚守江油
· 浙江特警抵达灾区
· 我们的新家“浙江造”
· 为了1785位
浙江游客的安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特大地震使青川县刚刚兴起的食用菌种植业陷入困境,记者帮助联系我省庆元县菌种行家,浙江“师傅”当即表示——
“我们一定给予技术支持!”
本报记者 刘刚
  站在已经是一片废墟的菌种培育室前,46岁的秦明慧无助得就像个小孩,泪水夺眶而出。今天早上8时多,在河南志愿者梁达尧的帮助下,记者乘车来到了位于青川县城郊小坝乡的青川县食用菌开发中心,秦明慧是这个中心的创始人。

  去年7月,秦明慧只身一人前往我省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学习了一个月的胶囊菌种生产技术。两个月后回到青川,她筹资160多万元开发胶囊菌种生产。按计划,今年5月正是收获的季节,但无情的地震毁掉了触手可及的“丰收”。由于秦明慧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模式,菌种被毁导致的另一个后果就是:青川县3000多菇农明年可能无菇可养。

  “要重建的话,现在需要哪些帮助?”看着悲伤的秦明慧,记者试图为她做点什么。“现在已经开始重建了。”秦明慧用手帕拭去眼角的泪水说,她与青川县板桥乡共建的一个50亩的菌种基地,在地震中受损严重。这几天,在解放军战士的帮助下,已经开始重新搭建竹篷。

  市场没有问题,秦明慧现在头疼的首要难题是塑板。“胶囊培育菌种是在一块塑板上培育的,一块塑板可以培育600个菌种,产出1500斤的香菇,我们的塑板大部分都埋在废墟下面了,如果下半年要恢复生产,我们需要6000多块新塑板。”但是,秦明慧现在手头根本没有太多的钱去购置塑板。“原来的塑板是通过别的企业采购的,我虽然知道是浙江企业生产的,但不知道是哪一家。如果能从厂家直接购买,应该会便宜很多。”她说。

  “你是从庆元学的技术,有没有给他们打过电话,也许可以帮助解决一下?”对记者的提议,秦明慧很是犹豫,她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她也想到过给自己的“师傅”——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主任陈俏彪教授打求助电话,但总觉得不好意思开口。

  “他一定会很热情地帮助你,放心吧。”记者随即拨通了陈俏彪的电话,简单介绍了情况后,陈俏彪让记者把电话拿给秦明慧。“我现在已经调到丽水工作了,但你放心,我会尽力帮助你。”当了解到秦明慧培育的菌种损失了20万袋时,陈俏彪立刻表示,如果需要提供菌种源,他也一定尽全力帮助,并在技术上给予支持。

  这让秦明慧倍感欣慰。她告诉记者,她培育的袋料香菇都是冬菇,早就与一家浙江企业签定了供货合同。这次地震后,这家浙江企业在第一时间来电慰问,并请她放心,包销合同不会改变,请他们放心开始重建,尽快恢复生产。

  (本报青川6月2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众志成城 重建家园·亲历 00004 “我们一定给予技术支持!” 本报记者 刘刚 2008-6-3 48256F32002924A64825745C0037058B[A1-刘刚≈B1-来永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