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川浙同心 重建家园·亲历
3  4  
PDF 版
· 浙江地质人的大智大勇
· 防疫队员的一天
· 在这里,留下爱的印记
· “妈妈,那是我们的新房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报记者昨跟随我省卫生救援队奔赴乡镇,记录下了——
防疫队员的一天
本报记者 施晓义
  今早7时刚过,我省赴川医疗卫生救援队又像往常一样,兵分数路,分赴青川县18个乡镇开展防疫监督工作。本报记者一路跟随采访,在记者眼中惊心动魄的经历,在他们眼中却是再平常不过了。

  不管有多危险,防疫人员必须到现场

  过了前进乡,到曲河乡必须经过被当地人称为“鬼门关”的地方。那是青城村钟包山和马尔坪山之间的狭窄山路。我坐在我省卫生系统赴川前线指挥部负责人、省卫生厅副厅长叶真的指挥车内,抬头看,头顶是摇摇欲坠的山石;低头看,脚下是万丈悬崖,路基又破败不堪。

  过,还是不过?有不少救灾车辆到此就打住了。叶真说:“走,闯过去!”司机小朱一踩油门,闯了过去。

  就在我们闯过“鬼门关”10多分钟到达曲河乡灾民安置点时,就发生了余震。大家拍手相庆——幸亏没在路上发生余震。不过,当地村民说的话,还是让我们有些后怕——两山之间发生地震塌方,常常出现可怕的“包饺子”现象,即山崩地裂后两座山并拢,两山之间的一切被完全覆盖!

  曲河乡是我省卫生救援队负责的乡镇中受灾最重的一个乡。副乡长梁清文告诉记者,地震中死亡119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前期到达的湖州市卫生监督所救援负责人谈国强告诉我们,这里正在以地毯式喷洒的方式,喷洒以三氯异氰尿酸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

  中午时分,在前进乡康坝村的湖州卫生监督所的10多位同志,正咬着压缩饼干就餐——他们已10天没好好休息了。

  不管多苦多累,都要做到防疫无死角

  进入前进乡,看到主干道两旁的断壁残垣,一股悲凉从我心中升起。当地群众正有条不紊地收拾生活。在康坝村小学的废墟旁,是一处集中的灾民安置点。掀起直接建在泥地上的帐篷,我们看到,虽然条件简陋,但大家还是尽可能注意卫生。防疫人员下车发放消毒药品,进行水源检测,并再次向受灾群众宣讲防疫知识。

  路上,我们遇到8岁女孩冀小田。想到今天是“六一”儿童节,防疫人员掏出随身携带的“八宝粥”塞到小女孩手中,权当节日礼物。女孩露出了笑容。

  面对灾害,这个小女孩也没有闲着。在康坝村灾民安置点,她指着用玉米秆围成的厕所,告诉我们这里苍蝇、蚊子、蟑螂特别多,经过防疫处理,情况好多了。

  一路上,我省防疫队员每到一处受灾群众安置点,就进行地毯式检查。

  狂风暴雨突袭,前线指挥部紧急“沙场点兵”

  18时20分,记者跟随防疫队回到青川县青溪镇中心小学操场——“浙江省赴川医疗卫生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所在地。

  突然间,狂风大作,指挥部帐篷摇摇欲坠。有人担心这是大地震的前兆,所有的人都跑到了帐篷外。倾盆大雨随即而至,有的帐篷被吹倒了,大家只能披上衣服在风雨中相互依偎。

  电线断了,网线断了……我躲在帐篷里,利用笔记本电脑仅剩的余电,奋笔疾书。不知不觉,脚下已是汪洋一片,污水漫过鞋帮、浸入鞋里。

  帐篷外,叶真急得给在外的各路人马打电话,可手机常常打不通,急得他扯着嗓门喊。他要求,在山路上的车辆必须就近停到安全位置,在外的人员必须回营待命。还好,各路传来的信息最终确认,全体人员都安全。

  (本报青川县6月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川浙同心 重建家园·亲历 00004 防疫队员的一天 本报记者 施晓义 2008-6-2 48256F32002924A64825745B004CF4BD[A1-施晓义≈B1-蒋一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