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亲历
3  4  
PDF 版
· 背着希望向前走
· 用一朵花开的时间感悟生命
· “老杨头”家的帐篷生活
· 灾区的半个月,我们这样度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背着希望向前走
——走进青川县关庄镇受灾群众
本报记者 王纲
  早上6时就从帐篷里醒来,一直等车下乡,7时搭车前往青川重灾区关庄镇。同样是从塌方的乱石上开出的山路,但已习惯了,不再盯着山上那些可能松动的石头,而是看着窗外一晃而过的村落里的人,他们或在一顶顶帐篷前收拾破碎的家什,或在自家倒塌房屋的土堆里挖着什么。

  临近关庄的公路上,一群群村民背着空箩筐在行走,排成一列,步调一致。停车一问方知,到镇上领救灾食品。车子坐满了,不能捎上他们,有些内疚。

  9时许,到了关庄镇。废墟间的每一块安全的空地上,都搭起了帐篷。军人、村民、防疫人员、志愿者来来往往,不用问什么身份,一看着装就能分得明明白白。黄色的飞尘弥漫在豁开了一道道泥石流口子的青山之间。没有人声鼎沸,除了挖掘机作业的声音,只有广播里有人朗读着防疫知识,一遍又一遍。整个乡镇如同一个被过滤了声道的集市。

  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食品在不间断地分发,从一车车变成一箱箱,从一箱箱变成一包包,最终消失在进进出出的人流中。大批受灾群众从各条羊肠小道上涌入,在他们的脊背上,清一色地背着一个箩筐,进城的是空筐,出城的装满了方便面、饼干等,行色匆匆,因为大山那边的家人等着他们背上的食品。

  一座铁索桥架,架在横穿关庄的青竹江两岸,一名济南军区猛虎师高炮团的解放军战士守在桥头,控制着人流量,一次放几个人上桥,后面背着箩筐的簇拥着却又静静地等着。铁索桥上刻着四个字“浙物索桥”,找到一位乡干部打听,答案竟与猜测相吻合——这座索桥是由浙江物产集团捐建的。因为这座桥的来历,忽然觉得自己与这些受灾百姓很熟络。

  “都发了什么?”一开口就觉得问得多余,因为箩筐是敞着大口的。小荆村的胡茂全转过身去让记者自己看:饼干、大米、食盐等。他告诉记者,每天每人一斤米、每户一包饼干、两户一袋盐。“够吗?”“够了。这是我们一家五口的。”“要走多远?”“15公里。路断了,只能走山路。”看着他走上铁索桥,桥在晃,但他走得很稳。

  分发救灾物品的帐篷前,新华村58岁的张清树刚领到了食品,箩筐里是满的,额上淌着汗。当记者问:“今后日子怎么打算?”“房子没了,先把家里人安顿好,过几天出去打工。”他反复说一句:“这么多人来帮我们,总有办法的,总有办法的。”不知是告诉记者,还是对自己强调。

  在关庄镇边上的沙坝村口,李德华刚刚用摩托车把村里人的食品拉回来,其他村民正帮着往半山腰上的帐篷里背。他说村里被压死了10多个人,家中没有壮劳力的,食品都由他帮着领。因为怕有余震,自己的孩子送到成都亲戚家了,山坡上的油菜籽和小麦不敢去收。他说:“这几天只能帮着做这些事,余震没有了再整理山地吧,总能挺过去的。”

  远处,一对母女走来,没有背箩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问,是从已被巨大山体滑坡整体掩埋的东河口村下来的。“你叫什么名字?几岁?”小女孩沉默,只是看了记者一眼。母亲张玉英开口了:“何艳,8岁。”“到镇里办什么事?”“学校教室整个被填了,听说镇中心小学能够收下她。我们去看看,登记一下。”再问家人情况,记者立即后悔发问了——何艳的父亲和爷爷奶奶都埋在村子里!村子在几十米深的泥石流之下!不忍再触动她们最脆弱的那根神经,匆匆中断采访。

  站在人流中,看着一张张陌生又熟悉的脸庞一一晃过。回头望,一个个背着箩筐的身影消失在山路间。“坚韧”,这个平时被用得过多的词,还是从脑子里猛地窜出来。

  (本报青川5月30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亲历 00006 背着希望向前走 本报记者 王纲 2008-5-31 48256F32002924A648257459004C842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