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亲历
3  4  
PDF 版
· 织就“身心健康网”
· 临时“家庭”的温暖
· 骄傲,为美丽感恩
· “不出点力,我会痛苦一辈子”
· 地震幸存者创造的奇迹
· 营救!生命高于一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骄傲,为美丽感恩
——感悟生动画面评论之四

余 阳
  在层层叠叠的水泥板和纵横交错的钢筋堆积的废墟下,当被压者被艰难地营救出来时,死神那恐怖和狰狞的黑暗终于被阳光驱散。那些获救的幸存者,只要还能发声,只要还能动弹,他们就会用各自的方式,向拯救自己生命的恩人致谢。这让我们在感动了生命的奇迹之后再一次被感动——

  画面一: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满脸是血的北川三岁小男孩郎铮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用担架抬着他,准备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礼。

  相信这是一个任何人根本没有预料到的举动,正因为如此才让所有经历过世间尘事的成年人怦然心动、肃然起敬。一个幼小生命如此懂得感恩,想必他是在一个懂得感恩的环境下诞生、成长的。多么纯洁的生命,多么健康的心灵,这是北川人民的骄傲,也是四川人民的自豪,珍贵而又美丽。

  画面二:在四川广元通往重灾区青川的路上,一群灾区孩子打着“解放军叔叔最勇敢”、“你们辛苦了”的横幅,向救灾车辆和救援人员致谢。劫后余生的老大娘亲手写下大大的“谢”字,在烈日下的路边举着向救援人员致敬。一名小女孩,端着一碗面一碗汤,站在路边一定要给解放军叔叔吃,当军人们谁也不吃时,小女孩哭着说,叔叔,你们不吃,妈妈就要怪我的。一位年届60的老大娘,为了感谢救命恩人解放军,把家里的鸡和菜都卖了,买了几十双鞋垫亲自送到救灾一线,一定要解放军收下。

  这是我们熟悉的在战争年代人民群众慰问子弟兵的场景,正是有了这样的军民情深,中国革命才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今天的场景,是灾区人民对用生命来营救自己生命的恩人们的感恩。当昔时美丽的家园变成狼藉一片,能回报恩人的也许只有这种方式。这种和平年代久违的形式,让目睹的人顿时重温过去,温暖而又备受鼓舞。相信人民的子弟兵在人民的感激和关爱之中,一定会气吞山河,一次次挺进并坚守在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艰难大营救之中。

  灾难,让幸存的人们倍感活着的不易、生命的珍贵与人生的幸福。感恩是他们珍惜生命最直接最由衷的表达。当人们把生命的珍贵与感恩连在一起,那便是一个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开始,是一个懂得为他人付出、懂得为社会负责的开始。这是一个民族心灵健康的特征,是一个社会走向文明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谐、成熟的希望。灾区同胞的感恩表达,珍贵而又美丽,犹如一朵绽开的奇葩,必将盛开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亲历 00004 骄傲,为美丽感恩 余 阳 2008-5-29 48256F32002924A6482574520008D9ED[A5-余阳≈B1-张永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