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亲历
3  4  
PDF 版
· 织就“身心健康网”
· 临时“家庭”的温暖
· 骄傲,为美丽感恩
· “不出点力,我会痛苦一辈子”
· 地震幸存者创造的奇迹
· 营救!生命高于一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不出点力,我会痛苦一辈子”
——记浙二建广元工地施工员徐晓波

本报记者 应建勇
  徐晓波,男,25岁,四川汶川县威州镇新桥村人,汶川大地震幸存者。

  徐晓波的另一个身份,是浙江二建建设集团二分公司施工员,今天,记者在浙江二建位于广元的建设工地上看到了他。

  昨天傍晚,他刚刚经历了5天4夜的艰难旅程,从汶川来到成都,而在昨天晚上,工地上就已出现了他的身影,并且工作到今天凌晨两时。

  “我坚持来这里,不这样做,我觉得不能报答我的父老,不能表达我对浙江的感激,不来这里,我心此生难安。”徐晓波是西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毕业生,一年多前到位于宁波的浙江二建工作,大地震前,他正好在老家探亲。

  地震给了他痛苦的记忆:家中房屋完全倒坍,他的奶奶被淹埋在废墟中。5月23日,他乘车离开汶川,准备回公司上班,从阿坝州绕行甘孜州、凉山州,沿途吃“百家饭”,最后才来到成都。

  当他在电话中听说公司正在广元援建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房的消息后,立即打电话给在广元工地上的公司副总经理周志君,表达了参与援建的强烈愿望。刚开始,周志君觉得小徐劫后余生惊魂未定,应该回公司好好休息几天,但拗不过徐晓波的一再请求,最终还是让他来到了工地。

  在徐晓波眼里,“援建”二字用在他身上并不合适,“我觉得应该用感恩、回报来表达我的感受。”徐晓波告诉记者,四川是他的家乡,家乡遭此大灾,作为一名四川人,理应奉献自己的热血,“何况,家乡人民给了我太多的感动,我在从汶川到成都的路上,沿路所有村的村民都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来给我吃,他们告诉我‘我们能吃到什么,你就能吃到什么’。”

  徐晓波更想感谢他的公司,感谢浙江人民。“浙江人为四川地震灾区奉献了这么多,如果我此时此刻不出点力,我觉得我会痛苦一辈子。”

  (本报四川广元5月28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亲历 00004 “不出点力,我会痛苦一辈子” 本报记者 应建勇 2008-5-29 48256F32002924A64825745700361B73[A1-应建勇≈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