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这由三方面因素所决定:一是地球的不可入性。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二是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三是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进行科学研究需要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非常困难。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鋐:一场地震一个样,地震预报难度很大。按照以往的经验,我国地震活动以2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呈现出10年活跃、10年平静交替的状态,而在汶川地震以前出现的长时间、大尺度的地震平静状态实属罕见,令专家担忧。
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地震以前出现动物习性的异常,在地震历史上有记载。但是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很多的,地震是这些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比如蟾蜍出来很多,这种情况除了跟地震有关以外,跟气候因素、天气条件都有关,所以这种情况跟地震有没有联系,或者说跟地震发生有没有密切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现在我们只能说对一定类型的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内,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所谓一定类型的地震,是指有一些实际发生过的震例可借鉴。特定地区是指监测能力比较强、而且所发现的异常相对比较丰富,这样有可能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但是,有大量的地震,地震前没有掌握到足以能够判断的前兆依据,很难作出预测。
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何永年:根据我们对于地震预测的实践和探测,有些地震有比较明显的前震,也就是说它发生大的破坏性地震之前,会表现出来地震活动的异常,有一系列的小震活动首先发生了。比如说1966年的邢台地震,1975年的辽宁海城地震,主震发生前有一系列的小震活动,就是警告人们可能要有大震发生。我们当时有一个口头禅叫做“小震闹,大震到”。也利用了这样一个规律,我们成功地预报了海城地震。但是这样的规律很有局限性,有很多地震并没有这样一个明显的过程,比如说唐山地震,主震发生之前没有这种前震现象。这一次汶川地震也没有明显的小震活动。
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在地震预测方面难度非常大,地震预测科技人员压力和负担也是相当重的,我们也感到非常惭愧和非常内疚,特别是当地震发生的时候。面临这个难度,我们要拼命努力工作。
各个国家都把地震预测作为一个科学探索,地底下到底是什么结构,如何进行地震过程观测,都设置一些实验场,取得了一些经验,上升为理论,慢慢解决地震预报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的办法,把地震预报作为一个国家任务来对待。
(本报综合《人民日报》、《文汇报》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