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资讯
3  4  
PDF 版
· 观潮胜地 皮革之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5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观潮胜地 皮革之都
  观潮胜地 皮革之都

  海宁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南端,东距上海120公里,西与杭州接壤,下辖8个镇、4个街道、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73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4万。

  海宁是著名的“观潮胜地、皮革之都”。尤以灯文化、潮文化、名人文化最具地方特色。海宁硖石灯彩至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其制作工艺精细独特,蜚声海内外。海宁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国学大师”王国维、诗人徐志摩、书法家张宗祥、军事家蒋百里、香港实业家查济民、作家查良镛(金庸)等都是海宁人。天下奇观海宁潮享誉海内外,李白、白居易、苏轼等历代文人在观潮后留下了千余首咏潮诗词,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也曾来海宁观潮,并留下诗文,如孙中山的“猛进如潮”、毛泽东的“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等。

  改革开放以来,海宁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1986年撤县建市,1995年被命名为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04.25亿元,人均超过6000美元;完成财政总收入36.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90亿元。并先后荣获了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等称号。回顾近年来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产业格局。工业上,形成了以皮革、经编、家纺为支柱,磁性材料、化工医药、印刷包装、五金机械、太阳能利用等产业蓬勃发展的富有特色的工业经济新格局,先后获得了“中国皮革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中国经编名城”等称号。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皮革工业实现产值130.81亿元,皮革经济总量、皮革服装产量、皮革交易量、皮革服装及相关制品出口量4个指标均列全国同行第一;规模以上家纺、经编工业实现产值分别达到46.33亿元和82.33亿元,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5%和40%,成为全国最大的装饰布、经编生产基地;化工(医药)和电子行业分别以钱江生化和天通电子两个上市公司为龙头,形成了精细化工高科技产品生产基地、染料中间体生产基地和国内软磁生产基地,另外,五金机械、太阳能利用等产业依托原有的产业基础,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第三产业上,皮革、家纺等专业市场群建设步伐加快,以观潮和购物为特色的休闲旅游业全面兴起。农业上,通过实施结构调整,花卉苗木、优质果蔬、特种水产、禽畜养殖等优势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

  2.建立了开放型的经济体系。海宁民营经济比较发达,以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起步较早,目前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95%以上。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以上市为目标的企业股份制改造进展顺利,目前全市已有5家企业公发上市。通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开放型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07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4.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8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8.54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23.49亿美元,实到外资、外贸出口考核均列全省十强县(市)第8位。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东联上海、西接杭州”战略全面实施。

  3.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构架。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200元,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6%和35.2%。电力、通讯、道路、给排水、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两横六纵”大交通格局和通村公路网基本建成,在浙江省率先实现等级公路通村率、硬化率“双百目标”;城乡一体的供水主管网基本建成,实现了全市城乡集中供水全覆盖;污水收集管网覆盖各镇;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实现全覆盖,“小康示范、百村整治”、“河道整治”、“生态家园”等环境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城乡一体化的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以取消户口性质、居住地登记为主要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统一的就业培训、企业职工“五费合征”社会保障新机制等相关配套制度相继建立。

  4.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综合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被授予全国、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市的称号。目前全市已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9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科技型企业队伍达到175家,并建立了浙江博士后(海宁)科技开发基地、浙江大学海宁研究中心、海宁市科创中心以及浙江皮革研究院、中国纺织工业经编产品检测中心、中国纺织(华东)家用纺织品检测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各阶段教育水平持续提高,1999年跻身首批浙江省教育强(县)市行列。文化强市建设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先后荣获了浙江省文明城市、全国文化体育先进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诗人之乡”等称号。海宁灯彩和皮影戏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卫生、体育、民政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被评为浙江省卫生城市、浙江省双拥模范城、浙江省体育强市、浙江省园林城市。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显著进展,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首批生态示范区之一。

  5.保持了社会政治的和谐稳定。平安创建工作成效明显,成为浙江省首批“平安县(市)”,所有镇、街道均被嘉兴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平安镇(街道)”。市镇村三级专业化治安动态巡防网络基本建立,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明显提高。信访、安全生产等工作得到加强,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制度得到较好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浙江省率先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海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三市”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加快建设环杭州湾现代工贸强市、长三角文化旅游名市、杭嘉湖宜居创业新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12 观潮胜地 皮革之都 2008-5-15 浙江日报000122008-05-1500017;浙江日报000122008-05-1500018;浙江日报000122008-05-1500009;浙江日报000122008-05-1500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