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三字经》内容
民间修改意见选登
· 即便是国家图书馆,仅藏的一本《三字经》,也早已破旧不堪。但在民间,这本经典名著却一直蕴涵着“强大的力量”。
· 向民间要智慧,无疑多了一些普识性的味道,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修订杰作
· 无论是四大发明,还是孔融让梨,都是人们对现代价值观走进经典的期待
· 谁都可以去翻看,谁都可以说上两句。在王重光看来,这样的《三字经》,才是活的。
· 重修《三字经》:国学名著的“民间之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谁都可以去翻看,谁都可以说上两句。在王重光看来,这样的《三字经》,才是活的。
  5月4日,就读宁波大学的朱渊在表妹的书桌上顺手拿起一本《三字经》。“幼而学、壮而行。上匡国、下利民”,读到这句时,文学造诣颇深的朱渊有些奇怪。在她的印象中,原句应该是“上致君,下泽民”。

  朱渊并不知道,她拿到的是一本刚刚付梓出版的《三字经》。就在4月底,首次通过征集民间智慧修订的《三字经》,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首发仪式。这本小册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据有关人士透露,它有望进入全国中小学校园。

  当然,修改的不仅仅是这一句。在新闻发布会上,编委会主任傅璇琮介绍,《三字经》(修订版)以明朝赵南星本为底本,共396句,1188字。其中,修改、调整之处共计49句,采纳了12条来自社会公众的意见。

  这12条“民言”来之不易。在上千条建议中,有一条惊人的相似:删除“三纲者,君臣义”。建言者们认为,这是封建糟粕。

  民众的意见令编委会感到十分棘手。改,还是不改?在编委会中,也出现了两种声音。“改派”认为应该采纳百姓观点,体现时代修订色彩。更多的专家则持否定态度,认为它是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应客观看待。

  最终,众多专家的看法占了上风。他们建议,读者在读到这里时,尽可能将它看作是一个历史知识。以此类推,《三字经》下文先后出现的“夫妇从”、“君则敬,臣则忠”均未作修改。显然,编委会比民众更为谨慎。

  而被采纳的民意,更多集中在“叙史”部分。一开始,编委会对历史下限界定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少热心人联名反对,《三字经》所叙终究是传统文化,即古代社会,以止于辛亥革命(1911年)为宜。这个建议得到了编委会的认同,“清入关,都北京,传十帝,至宣统,辛亥年,帝制终”后来顺利入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徐岩回忆说,每动一字,编委会就会爆发一次激烈的辩论。各持己见的结果是,修订意见在4月中旬才向社会公布。定稿是在首发仪式前一晚确定下来,复印件直接送到办公室,由她亲自签审开印。

  更多未被采纳的民间智慧,则作为学术资料加以保存,留给后来修订者。在光明网国学版,它们依然挂在网上。谁都可以去翻看,谁都可以说上两句。在王重光看来,这样的《三字经》,才是活的,如同德国人提及康德必是滔滔不绝。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谁都可以去翻看,谁都可以说上两句。在王重光看来,这样的《三字经》,才是活的。 2008-5-9 浙江日报000102008-05-09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