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峡平湖耀滩坑
——写在滩坑水电工程下闸蓄水之际
海拔171米,坝高居华东第一;让5万移民“迁得出、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其艰巨程度为我省空前;高度重视环境和生态保护,追加投资1.6亿元用于“分层取水”和“上游取料”;历时50余年规划,洁净能源将优化我省能源结构。滩坑水电站工程,这一世人企盼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扶贫工程,以其多项纪录的厚重内涵开始下闸蓄水。
滩坑水电站位于丽水市青田县,库区淹没涉及青田、景宁两县,是我省“五大百亿”帮扶致富的重点建设项目,2005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工程由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90%股比)和丽水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10%股比)共同投资建设,项目业主单位为浙能集团所属的浙江北海水力发电有限公司。作为我省目前最大的扶贫项目,滩坑水电站也是丽水市有史以来最大的“造血”工程,带动了5万余名库区移民下山脱贫,对丽水市、青田县、景宁县乃至整个浙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为3×20万千瓦,年发电量10.23亿千瓦时。电站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高度为海拔171米,为华东第一高坝。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60米,总库容将达到41.5亿立方米,整个库区水面相当于30个杭州西湖面积。
如今,滩坑水电站,这个历时半个世纪规划建设,倾注了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大量心血并为社会各界所期盼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扶贫工程,终于迎来了下闸蓄水。高峡出平湖,银镜耀滩坑,浙西南的发展,也将由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世纪期盼 今朝梦圆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青田滩坑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引起了水电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1956年9月,滩坑水电站项目开始规划。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期间几起几落,终成几代人的遗憾。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浙江大地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1992年,搁浅多年的建设滩坑水电站方案被重新提上省委、省政府的议事日程。与此同时,库区人民要求上马建设滩坑项目的呼声越来越高,几乎每一次省人代会都有来自库区代表的提案,部分库区群众甚至为此呈递了万民折。
1999年8月3日至4日,滩坑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专家咨询论证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此前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组织专家进行反复论证,把滩坑水电站列入我省“五大百亿工程”中的“帮扶致富工程”。2003年5月15日,国务院通过建设青田滩坑水电站项目立项。2004年8月6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能源[2004]1614号文核准滩坑水电站开工建设,同年10月31日,电站终于顺利开工。2005年10月13日,电站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
可行性规划中清楚地指出,滩坑水电站的开建,使大批库区移民下山快速脱贫,扩大地方内需,带动当地建筑业、建材业、工商业等各个行业的发展,为大批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滩坑水电工程同样使留守库区人民生存、发展空间大大拓展,随着基础设施的配置完善,他们将和库区移民一道逐步走上致富之路。作为丽水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滩坑水电站对丽水经济社会发展意义尤为重大。
此外,该项目也是华东地区最后一个大型常规水电项目,建成后具有多年调节库容、削峰填谷等功能十分显著。同时,作为洁净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水电项目,该项目对进一步改善我省能源结构,对浙能集团深入实施“大能源战略”、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攻坚克难 负重前行
在滩坑水电站项目建设中,省委、省政府统筹全局,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滩坑水电站的重大意义,要举全省之力建好滩坑电站。自去年以来,省领导多次指出,滩坑水电站工程不仅是我省最大的扶贫工程,更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生动实践和示范基地。
浙能集团更是精心组织安排工程建设的各项重点工作,加强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等方面的协调,努力把滩坑水电站工程建成华东最大的一流水电工程,努力造福一方。
建设滩坑水电站共需移民5万多人。其中,丽水市境内安置移民3.7万人,分布在青田、景宁、莲都等7个县(市、区)的40个乡镇298个行政村,库区复建的4个乡镇;移民外迁1.3万人,规划安置在宁波、绍兴、金华、台州四个市的26个县(市、区)的250余个乡镇。
根据移民为本的指导方针,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省发改委、省移民办等省有关部门,以及丽水市各级地方政府和移民安置地各级政府认真落实电站建设移民相关工作。作为工程业主方,北海水电公司更是始终把移民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团结带领各参建单位,严肃、认真地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移民政策,积极、主动与省移民办、丽水市和青田县、景宁畲族自治县等移民单位和部门进行协调,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努力做到让上级满意、政府满意、移民满意。
阻力一个个化解,困难一件件克服。滩坑水电站工程在建设者们的团结协作、艰苦创业下,一路凯歌,节节推进。
2005年10月,滩坑水电站成功实现大江截流。2007年4月底,坝体临时断面上升至98米高程,具备拦挡20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4月27日,泄洪洞土建工程完成导流功能验收。9月14日,首台机组的水轮机蜗壳开始安装。2008年1月8日,大坝一期混凝土面板提前22天浇筑完成。2月15日,重达208吨的一号机组发电机定子成功吊装就位。截至2008年4月中旬,工程大坝最高处填筑至148米高,离162米的坝顶高度已近在咫尺……
而后,滩坑水电站工程下闸蓄水施工组织设计、蓄水期间及其后的工程施工期度汛方案编制完成,措施制定、落实,导流洞及进水口事故检修闸门启闭机完成安装调试,坝前粉土回填等工程也已如期完成,下闸蓄水前必备条件全部具备。4月12日,滩坑水电站工程蓄水验收会议在杭州召开,同意工程在4月下旬下闸蓄水。
与此同时,电站移民也已经开始了崭新而幸福的生活。移民们在对接、安置过程中,在与各外迁安置点面对面后说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地方可是真的好呢!”
北山索面是青田县的一道地方风味,做索面的也多是妇女,滩坑水电工程库区北山镇是它的原产地。如今到了各个移民安置点,她们也将北山索面的传统手艺带到了新的生活地,周秀凤就是其中之一。油竹新区作为滩坑最大的移民安置点,占全部移民的三分之二,把索面手艺带到这里的人自然也最多,仅新区官塘社区就有30多家。尽管如此,北山索面仍然供不应求。周秀凤说,她每天做上40多公斤的索面还是不够卖,因为北山人的风俗,正月初一都要吃索面。“索”字在青田话里跟“顺”谐音,吃了索面意为一年都顺顺当当。
周元亮原是电站工程坝址范村村民,移民到宁波市镇海区后,他花了一万来元买了一辆机动运客三轮车,办好证件,取得营运权,潇洒地奔驰大街上,解除了全家后顾之忧。景宁畲族自治县九龙湖镇长宏村周绍军、周如莲夫妇更是眼光超前,在移民地镇海贵驷村贵安路开了一家“大众皮鞋店”,经营温州、上海等地的皮鞋和广州、深圳等地的旅游鞋、运动鞋,还兼营电话机等电子产品,在当地独树一帜,生意兴隆,收入不菲。
为了解决滩坑水电站移民闲散劳动力“二次创业”,青田高湖镇以发展来料加工业为有效载体,积极鼓励他们进行来料加工。现有200多名移民进行钥匙链、发夹等来料加工,平均每人可额外增加月收入约400多元。
2007年1月5日,中共十六大代表、滩坑水电站库区移民蓝水梅以正式当选代表新身份参加义乌市第十二届党代会。原是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扫口村党支部书记的她,既是义乌市唯一的移民代表,也是唯一的畲族女代表。据景宁县滩坑移民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当移民群众面临举家搬迁时,蓝水梅就率先带领50名移民于2005年与义乌市后宅街道下余山村对接落户,并于2006年8月份搬迁入住。搬迁入住后,蓝水梅带领移民迅速融入当地,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探索发展之路。
环境保护 彰显责任
2003年10月28日,秋高气爽。在风景秀丽的小溪流域,一支专业潜水队伍正在一个名为寨前的深水潭里下潜拍摄水下录像,他们探寻的是据称比金银珠宝还珍贵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瓯江鼋的踪影。
此次探测由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组织,专业潜水人员多达8人,青田县水利局鼋保护处的工作人员2人现场参与监督,并邀请了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浙江大学生物学家丁平教授作现场指导。调查人员根据“报告书”、“评审意见”及青田县鼋保护处的要求,具体开展了对寨前潭等9个小溪流域经专家确定的深水潭中鼋可能分布情况作了全面细致的专业调查。大面积拉网式水下调查显示,在本次调查的滩坑水电站工程所涉的小溪流域中,没有发现瓯江鼋的活动迹象。
一叠叠清晰的水下录像资料,以及详细的库区环保资料、措施说明,最终获得了国家环保总局邀请的环评专家的肯定,使得滩坑水电站项目环评报告获得批复。
为全面落实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对滩坑水电站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评审的意见和要求,按照工程法规、程序,北海水电公司专门就滩坑水电站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监理及监测项目进行了招标,最终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中标。2006年11月,华勘院的工程环境监理部、环境监测项目部、水土保持监理部、水土保持监测项目部进入施工现场开展工作。由此,滩坑水电站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全面进入规范化实施阶段。
虽然没有发现瓯江鼋的活动迹象,但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库区尤其是下游生物生存环境,在浙能集团的高度重视下,北海水电公司仍然不惜投入了1.6亿多元的投资,加大环境保护。
其中一项重大工程措施是“分层取水”。为保护坝址下游生物生存环境,优化并调整取水建筑物设计,北海水电公司联合华勘院着手开展水库温度场、下泄低温水控制的计算研究,以及电站分层取水进水口结构布置的设计工作。工程参建方委托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国家重点试验室开展了水温计算分析和水工模型水力学试验的专题研究工作。2007年3月,他们最终优化并调整了取水建筑物设计,确定了进水口分层取水方案为拦污栅前置叠梁门式。此举增加投资8000多万元,而且混凝土方量大、工期要求紧、施工场地狭小、施工布置困难特别是安全管理工作压力大增。
2007年4月14日,分层取水口工程开工。中国水利水电四局等参建单位花了巨大的精力与工程物力、财力,致力于滩坑水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工程建设,进行了极为艰苦的施工努力。一年来,共完成主体工程石方开挖2402立方米,混凝土浇筑59776立方米,钢筋制安4184.61吨,各类金属结构安装1542吨。
滩坑水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系统建成投运后,电站就可以取用水库最表层水发电,也就是说发电排放下游的尾水将是水库最高温度的库水,将大大消除电站下泄尾水对下游水生生物和珍惜动物的影响。
还有一项措施是“上游取料”。为减轻水生生态影响,北海水电公司将沙石料场从坝址下游移至库区,以满足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生态保护要求。由于下游河道料场取消,特别是将距离坝址最远不过5公里的下游料场置换成距离坝址最远达13公里的上游料场,对工程施工进度、施工道路布置、汛期砂石料开采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下游移到上游取料,同样增加工程投资8000多万元。然而,为了生态保护,为了可持续发展,浙能集团觉得再大的困难也必须克服。
防汛安全 高于一切
2007年10月7日凌晨,夜色如黛,暴雨如注,一辆小车急驶在小溪边一弯又一弯的沿江公路上,小车的目的地是在建的滩坑水电工程。原来,这是工程业主单位北海水电公司主要领导在开完由省政府组织的工程调概工作会议后,连夜从杭州赶回工地防御“罗莎”台风。
安全度汛既是工程能否如期建成的关键,也是确保汛期库区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浙能集团和北海水电公司对此高度重视。工程防洪度汛工作始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不断完善预警机制,立足于防早汛、防大汛,做到早准备、早报告、早处置,重点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根据省防汛办及地方各级防汛办指示精神,按照浙能集团防汛工作的要求,滩坑水电站工程防汛领导小组坚持每年举行防汛演习活动,作为“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内容。每年4月15日至10月15日的汛期中,工程各标段均设防汛指挥办公室,各防汛办公室在接到雨汛情预警后必须保证24小时不间断值班,确保通讯、指令、组织畅通。水文技术人员也进行24小时值班,做到密切关注、扎实预防、确保安全。
2006年初,为极大地缓和当年移民搬迁工作的压力,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通过了滩坑水电站围堰工程调整方案,希望上游围堰堰顶高程由计划的56.8米降低至51米,从而使60~70米高程受影响的移民人数由4392人降至579人。但该方案使枯水期防汛标准降低,增加了整个项目的施工风险和工程管理难度。
面对艰巨的困难与压力,工程各参建方顾全大局、科学管理、迎难而上,坚定地把围堰施工、基坑开挖、趾板浇筑、大坝回填、厂房围堰施工等度汛项目的完工节点定在洪水到来之前。一线施工单位重新调配精干力量,明确责任人、细化工期目标,调整压缩了施工工期,增加了施工设备和骨干人员。同时,大坝填筑施工也按此攻关目标同步紧张施工。他们纷纷放弃春节休假,掀起了抢建围堰工程的建设高潮。
2006年3月,坝前围堰混凝土浇筑至51米高程,提前2个月完成防洪度汛面貌要求;2006年10月,大坝填筑提前抢筑至56米高程,达到拦挡枯水期十年一遇洪水高程,最终成功实现度汛目标。工程建设者打赢了这场与洪水争时间、抢速度的战斗,有效化解了工程管理风险,积极地支持了地方政府的艰苦卓绝的移民工作,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2007年则是工程建设防洪度汛最为关键的一年,先后有“圣帕”、“韦帕”、“罗莎”等一系列台风来袭。在工程防汛小组的领导下,建设者对防汛重点施工部位及生活施工营地、施工工区道路、砂砾料场、施工临时设施及建筑物进行了全面的汛前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并不惜进行人员大转移。随着大坝临时断面挡水、导流洞与泄洪洞联合泄流等防洪效益的发挥,滩坑水电工程安然度过了工程建设防洪度汛的关键年。
如今,滩坑水电工程下闸蓄水里程碑目标如期实现,肆虐了千百年的瓯江小溪洪水,将永远被巍巍大坝扼住那桀骜不逊的野性。
现代愚公 可歌可泣
“风雨五载终见成,春风千里传佳讯”。滩坑水电站下闸蓄水是数千名建设者心血与汗水的结晶,他们似当代愚公,在巍巍青山间竖立起造福人民的丰碑。
工程业主单位北海水电公司胸怀“建好滩坑电站 造福丽水人民”历史使命,提出了“建一个电站,富一方百姓;拼几度春秋,圆百年梦想”的口号,并为之不懈地实践、奋斗,其间纵有委屈、泪水,迎难而上、勇于进取之心秉持不弃,务期必成的信心充溢胸间。
近5年来,北海水电公司全体员工与参建单位全体工程建设者一道,不断克服工程调概、工程融资、原材料价格飞涨等重重困难,努力推动工程坚强进展向前,始终坚定目标,在浙能集团公司和滩坑工程建设指挥部的领导下,栉风沐雨,默默奉献。
滩坑工程区域原有基础设施极其薄弱,仅靠一条线路供电,电压忽高忽低,经常断电。如遇刮风下雨的晚上,甚至要停七八回电,连生活用水也会经常因此断流。由于办公、生活区一直处于建设中,北海水电公司员工几年来只好借住湖云村,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对于这一切,“北海人”没有怨言,几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使命,坚守工程工地。为尽可能保证施工进度,让一线施工者有更充沛的体能,北海水电公司甚至把工程现场高些好些的办公室、生活楼都主动让与了各施工单位,自己一直在简易房办公。
去年夏天,我省持续高温,丽水地区更是酷热难挡,滩坑电站工程所在的青田县更是屡次创下全省最高温记录。承担滩坑水电站工程大坝主体施工的水电铁军——中国水电十二局广大建设者积极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和“特别能战斗”的水电人精神,坚持克服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大、持续高温等困难,战高温、斗酷暑,加强投入、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团结拼搏,大坝提前填筑至123米高程,为工程目标如期实现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期间,他们连续9个月平均月施工强度达到61万方,刷新了中国水电十二局大坝填筑最好记录,水电铁军为人民甘献真情、勇建功勋的热情汹涌澎湃。
2008年春节,为了保证滩坑水电工程的正常建设,扎实向工程建设里程碑目标迈进,北海水电公司、中水十二局、中水四局、中水五局、设代、监理等参建单位的广大干部员工坚守岗位,与家属共在滩坑水电工程营地欢度新春佳节,喜迎工程新年。500多名节日加班的工程员工及其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家属共度工地新年。这个春节因为奉献而愈益温馨,因为工作而更显宝贵。“这是最有意义的一个春节,令人难忘。”北海水电公司职工们感慨而言。
青山作证,滩坑水电人付出的汗水与泪水,已然化成巍峨大坝;山岚润物,现代愚公们奉献的智慧与劳作,必将泽被代代百姓。
□文/李昌先 寿忆梦 钟郁芬
摄影/吴 力 陈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