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更好地用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 让传统节日文化“长入”今日生活
· 哲理漫画
·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五个必须”
· 大手笔作大文章
· 蹲点调研应
念好“四字经”
· 讲史路在何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蹲点调研应
念好“四字经”

何炳荣
  省委确立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总战略后,作为县域领导,如何贯彻落实省委精神,充分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强蹲点调研,沉下心思,扑下身子,知民情、解民忧,谋思路、促发展,既是坚持执政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领导能力、领导水平的重要载体。在蹲点调研中,着重要把握四个环节,做到“四去四回”。

  突出一个“谋”字,带着方案去、明确目标回。开展蹲点调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工作具有连续性,应该尽力避免随意性。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牢牢突出“谋”字,做好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对于工作的顺利推进必不可少。当前,基层领导要开展蹲点调研,胸中既要怀着“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又要装着蹲点单位的实际情况,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蹲点调研工作才能真正开展。作为县级主要领导,在开展蹲点调研时,应该从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角度选定一个点,确定一个蹲点调研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拟定工作方案,采取“听、看、访、讲、议、决”等工作措施,推动调研工作有序开展。

  突出一个“知”字,带着真情去、摸准实情回。深入了解蹲点单位的情况,是蹲点调研的首要任务。情况不了解,问题就无法解决,思路就无法梳理。可以说,了解蹲点单位的真实情况,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要掌握实情,必须要让群众首先说话;群众肯不肯说真话,又取决于领导干部是否带着真情下基层。因此,立足于“知”字,领导干部只有怀着一颗真心,带着一片真情,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群众才会敞开心扉,将基层实情和盘托出。在蹲点调研中,应该以强烈的真心、诚心与群众交流,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尤其是要了解他们最关心的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优化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问题和一些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为蹲点调研工作取得成效奠定良好基础。

  突出一个“做”字,带着服务去、解决民生回。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既是群众的真切期盼,也是领导干部的使命所在。特别是在高度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的今天,领导干部开展蹲点调研,必须要在工作过程中深刻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对于具体的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要以实际行动及时加以解决,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人民公仆的本色,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可以说,带着一颗“服务人民”的心,突出“做”字,一切以行动说话,真正关心群众民生疾苦,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才会满意,才会真正拥护我们的工作。

  突出一个“思”字,带着问题去、找到思路回。蹲点调研,虽然在一个具体的点上开展,思考的却是面上的发展大计。特别是在新的发展时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因此,在蹲点调研中,解决实际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带着一些面上的共性问题,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面上研究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可以说,蹲点调研是一个掌握情况、深入研究、完善思路的重要机会。只有从这个高度来对待蹲点调研,才能够真正贯彻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要求,从问题中找到解决办法,形成发展思路。这也是蹲点调研的根本意义所在。

  (作者系中共嘉善县委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0 蹲点调研应
念好“四字经”
何炳荣 2008-4-28 浙江日报000102008-04-2800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