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资讯
3  4  
PDF 版
· 推进区域科技进步 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浙江省第三批科技强县(市、区)精彩集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4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坚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
推进区域科技进步 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

  推进区域科技进步 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996年,浙江率先在全国实行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坚持党政领导抓第一生产力,党政一把手对本地区的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负总责,把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鼓励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举措、本地区特色工作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党政领导的科技意识、科学素养、科技工作实绩作为考核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将本地科技进步情况纳入地方党政领导政绩考核之中。1997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要求,从而使这项工作成为一项法定工作。

  坚持和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是省委、省政府从浙江的省情出发,着眼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全局,把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战略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通过多年的实践、完善、创新,形成了一套集责任目标、责任范围、责任方式为一体的考核办法,得到了中组部、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并将浙江省的成功经验在全国推广。

  10多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以实施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为抓手,在提高科技意识、完善科技政策、增加科技投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市县科技进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全社会特别是党政领导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目前,我省各市县党政领导每年均召开科技工作专题会议,多次听取科技工作汇报,研究和解决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许多党政一把手身体力行,抓科技工作,涌现出一批“科技书记”、“科技县市长”,基本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副职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有关部门全力支持的科技“大合唱”局面,全社会科技意识普遍增强。

  二是全省人才资源数大幅增加。截至2006年末,各县(市、区)拥有的人才资源总数为356万人,比上年增加15%,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资源数782人,人才资源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204.3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4.5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增速高于全社会人才增速,企业正逐步成为科技人员科技活动的主体。

  三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目前全省已有国家及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43家,省部共建实验室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7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64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29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8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87家。国家级高新开发区2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1家、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6家,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

  四是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增长。1996年,全省大部分市县的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不到1%,通过责任制考核,全省科技投入大幅增长。2007年全社会科技投入500亿元,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财政科技投入71.54亿元,财政科技拨款超亿元的县(市、区)有10个。

  五是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全省专利申请量68933件,授权量42069件,分别位于全国第三和第二位,专利授权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二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250亿元。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09 推进区域科技进步 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08-4-25 浙江日报000092008-04-2500004;浙江日报000092008-04-2500005;浙江日报000092008-04-25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