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个乌镇的老人围坐在西栅茶馆临河的桌子边,讨论今年的“野火饭”。
这是这个地方的风俗,立夏那天烧 “野火饭”。“野火饭”类似于一种野炊活动,准备好米和咸肉,还要有笋、豆等辅料,在土坡上掘一个灶或是在平地上用砖块搭一个灶,烧柴生火,煮一大锅饭。
据说,这种“野火饭”,当年鲁迅在茅盾家曾经吃过。茅盾的老家,就在浙江桐乡的乌镇。
老人们在讨论今年食材的准备。“米起码要5斤。”有人建议,大家表示赞同,于是主持人便认认真真地写在记录本上。
来自大城市的游客,对这样的浓重乡土味儿的“集体会议”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从钢筋水泥林立的地方远道而来,最想寻找的东西。同时,这些保留下来的古老民俗,也吸引了一大批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学者和专家。
本月,他们云集浙江乌镇。以“二十一世纪展望,人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国际论坛,4月12日在乌镇西栅举行。
这是一次中法之间的文化盛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法国维克多·谢阁兰文化基金会发起,每年在中法之间轮流召开。维克多·谢阁兰文化基金会的主席,是醉心于中国文化的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今年,82岁的德斯坦,想要到乌镇来看看。
他发现自己的选择是明智的。当工作人员将一个可以围坐四十个人的超大圆桌,摆在设在乌镇通安客栈的会场里的时候,他知道,在这个地方和许多智慧的大脑一起思考“如何保护人类的文化遗存”,是再恰当不过了。
论坛的会场,是由乌镇早年的一处粮仓改建的。在装饰层面,这里还保留着相当多的传统的中国式的细节,但从功能上看,配备了包括同声传译在内的各种设施,已经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会议厅了。
“我们坐在里面,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很舒适,但是它并没有破坏整个建筑。”论坛的中方代表之一,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说。
早在2002年,乌镇就已经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03年获得了联合国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西栅是此后修复和保护起来的,这片区域曾经是乌镇历史上最繁华的街区。它占地3平方公里,毗邻京杭大运河,由12个岛屿组成,现在保存了72座古石桥和25万平方米的明清时期的建筑。
看整修后的西栅民居的窗户,许多都用上了明清时代特有的“蛎壳窗”,即窗户是用牡蛎壳封制而成。用这种半透明的“蛎壳窗”,既能防水、防风,又能防火。按照今天的理念来看,算得上是真正的环保材料。
专家们对此赞叹不已,称这种细小的历史场景的再现,彰显了最大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