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关怀居住者的感受
乌镇想“让更多的年轻人来住”
· 用粮仓改建的会场
最适合讨论“如何保护人类文化遗存”
· 上网喝生水看卫星电视 古镇是功能完备的“生活社区”
· 乌镇:步入现代的“古镇社区”
· 在古堡的床垫下铺稻草 遗产保护在于留存更多的生活细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上网喝生水看卫星电视 古镇是功能完备的“生活社区”
  即便对于熟悉古镇的专家们来说,住在乌镇西栅的“民宿”里,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民宿”就是这里由老房子改造的65座民居式酒店,它们都叫做“客栈”。客栈的外观照样古朴,木头柱子、雕花的格子窗、斑驳的墙,但内里却大有乾坤:可以无线上网的宽带、收得到“国家地理频道”的卫星电视、可供直饮的生水、“美标”的洁具、A.O.史密斯的电热水器……星级宾馆的设施,这里几乎完全具备。

  “西栅的保护,不仅注重古建筑外观的整治,更加注重生存环境的改善。”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认为,当保护历史遗存触及到了更深层面的时候,“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一个古镇,除了用来观赏,是不是应该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生活享受?乌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对他亲自实践的这种“注重生活品质”的历史街区,颇有自信。

  他说,在抽水马桶代替木制马桶的时代,即便在晨雾中河边涮马桶的场景多么具有审美情趣,这种曾经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已经消逝。“村镇生活的历史形态,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

  邵长英也已经不习惯以前倒马桶的生活了,尽管她在这个地方嫁人,生下了女儿,再看着女儿长大,工作,嫁人。几十年的日子过去了,她现在的身份是“津驿客栈”的“房东”。

  “房东”是乌镇的一种特殊的称呼,他们实际上是景区统一管理下的民宿酒店的管理员。景区销售公司的副总经理刘慧洁说,“房东”大部分是回迁的原来的住户。他们的老房子收归国有之后,内部都经过了整修和改造,一幢老屋里可以辟出三到五间客房。老屋原来的主人,还可以生活在这里。除了负责客房的清洁整理工作外,还可以经营一些餐饮。

  所以,“津驿客栈”就是邵长英以前的家,如果在西栅景区民宿总服务台里查,它的编号是“西栅民宿51-52幢”。

  现在,她照样每天住在这里,隔三差五地在厨房里做一道自己拿手的红烧鸭。不同的,只是越来越多的外乡人能品尝到她做菜的手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就是住在“津驿客栈”的客人。

  这是一种新的“古镇社区”的理念,使得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不会感受到与现代生活的隔阂,古镇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观光博物馆”,而是一种功能完备的生活社区。

  阮仪三对此很感兴趣,他一谈起这个话题,就滔滔不绝。乌镇正在进行的这种有创意的实践,他觉得可以保护历史与人类生活进步的和谐统一,“将成为中国古镇保护进程中值得推广的典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上网喝生水看卫星电视 古镇是功能完备的“生活社区” 2008-4-18 浙江日报000102008-04-1800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