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朱馨) 台州海洋馆的蓝色建筑群中,潜水少女随鲨鱼一起漫游海底世界;阳光公寓边侧的绿地广场上,一对活泼可爱的女娃,吹拂着手里的蒲公英,播种和平和幸福……近来,一件件鲜活的城市雕塑借民间资本不断地嵌入台州的各个角落,原本单调的公共空地因而活跃起来,引得行人驻足、遐想。
“带来美的享受。” “城市变得更有特点,风景更加多元化。” “引发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思考。”在台州,记者随机采访的一些市民认为,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正离他们越来越近,不但城市美化了,孩子玩耍、恋人约见、旅人合影有了好地方,许多取材于台州风土人情的城雕更保留了当地民众对抗台救灾的记忆。
两年前,台州借鉴国外经验,在全国率先启动“百分之一文化计划”,规定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广场绿地和占地两公顷以上的工业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公共建筑、重要临街项目、居住小区等建设,必须从其建设投资总额中提取1%的资金,用于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建设,从而拓宽了文化建设的筹资渠道。
台州东港集团从建设“金色港湾”楼盘的资金中抽取46万元建成《云水长和》,台州市烟草公司建设香溢大厦时支取了40万元建成绚丽的《彩虹》……两年来,不少建设单位积极响应,共筹资1000多万元自行建成了15座材质风格各异的城市雕塑,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给城市增添了亮点和艺术之美。台州的这一做法,最近被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作为典型向全国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