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科学发展与中国铸型
·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 哲理漫画
· 文章为读者而作
· 稳步提高
居民财产性收入
· 实施可持续
农村环境整治
· 理性分析“新国有化”现象
·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的新特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文章为读者而作
罗贤佑
  文章究竟为谁而作?似乎这是一个不成其问题的问题。只要不是自吟心曲的日记,或是一时兴起的游戏之作,抑或是友人之间传观的诗文,那你的文章就是要写给大家看的,希望向广大读者传递有关信息,抒发自己的感情、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传达自己的思想。我相信,这是每一个作者的初衷和目的。

  人有不同的个性与资质,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具有不同的风格,有如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有些文章雄健,气势如虹;有些文章柔婉,似柳迎风。有的文章简约明快,有的文章含蓄深沉;有平实冲淡的文章,也有文采斐然的文章。在写作风格上,作者诸公尽可自由发挥,无可非议。

  然而,无论以何种风格、方式写作,作者心里必须有读者,要随时想着:我这样写出来的东西,读者会不会明白,有多少读者会明白。

  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的学术论著及博士论文里,晦涩难懂之处实不鲜见,由于作者不知所云,以至读者茫然不解,这几乎成为一种时弊。某些作者,其思想见解并无特别深奥精微之处,却故意使用艰深的文字、晦涩的语句,专门在字面上翻弄花样,甚至特意施展“空手道”吓人,将读者弄得晕头转向,如坠云里雾中。以史学研究领域为例,某些人以史学研究前卫者或指导者自居,装腔做势地大讲方法论一类东西,满纸腾云驾雾,大拾二道贩子倒卖后的西方牙慧,以及自己杜撰的似是而非半通不通的所谓“新概念”,将控制论、系统论方法生吞活剥地移植于历史研究,讲点让你绞尽脑汁也不清楚是何意思的话,似乎存心不让人懂,造成学术上的极大混乱。这种做法很不聪明,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等于将欲拜读其“大作”的读者一把推开。这岂不是违反了自己的写作目的?于人于己,皆是时间、精力上的浪费。

  细究起来,这样的作者惯用这样的文风写作,在不必要的地方采用艰深的文字、难解的概念来自炫其博学多识,其实是一种肤浅的行为,实不足取。反之,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艰深的内容,即所谓深入浅出,这才堪称高手,这才是以文字表情达意的正确态度。平易畅达历来是我国散文的优良传统,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内容何等渊深,而文字又何等浅近!同时代的文人扬雄,则因其“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而为后世所讥,成为不可效法的典型。

  总之,语言既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学人们实在没有理由毫无必要地使用艰深晦涩的文句来著书立说。清晰顺畅的文辞足以表达深刻的思想,没有必要在字面上玩弄花样。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真正的艺术不需要装饰,好比一位钟情于丈夫的妻子不需要刻意打扮一样;伪装的艺术好比是妓女,它必须经常浓妆艳抹。”艺术如此,学术亦然。托翁的话很尖刻,不好听,但一针见血。良药苦口利于病,让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文章为读者而作 罗贤佑 2008-4-14 浙江日报000112008-04-14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