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科学发展与中国铸型
·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 哲理漫画
· 文章为读者而作
· 稳步提高
居民财产性收入
· 实施可持续
农村环境整治
· 理性分析“新国有化”现象
·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的新特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实施可持续
农村环境整治

俞顺虎
  村庄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从本地实际出发,从农民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和政府力所能及的环境综合整治入手,以村庄环境保洁长效管理为重点,把环境整治与发展生态经济相结合,努力走出了一条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农村环境整治的路子。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分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我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柯城区政府财力较弱,农民收入不高,农村地域广,基础设施滞后。因此,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在整治内容上,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从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出发,从花钱少、见效快、群众受益面广的内容入手,把村庄环境整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沼气、农民饮用水等“四项工程”作为主要抓手,以“两改四化”(改水、改厕,道路硬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路灯亮化)作为主要内容,开展村庄整治,使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在整治时序上,坚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期分批整治,形成“从点到线、以线为主、点线面结合”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机制。在整治标准上,以“干净、整洁、有序、富有特色”为基本标准,依据各村经济状况和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人口分布、区位交通等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在整治投入上,在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大政府投入引导的同时,注重整合项目政策资源、城市创建资源和社会资源,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倾斜,讲求绩效。

  着眼长效,强化管理,建立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长效机制。按照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了“三个一”的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构建一张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网,组建一支专业管理队伍,制定一套管理保障制度,以规范化的制度来保障巩固整治成果。

  扬长避短,彰显优势,激发农民开展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的内生动力。农民既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参与者,又是人居生态环境的受益者,能否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村卫生长效保洁管理,关键是要激发农民作为主体的内生动力。为此,在环境整治中,我们根据生态优势、产业优势明显的实际,着力做好“云海、橘海、竹海”的文章,抓好“三个结合”,努力实现环境综合整治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素质的良性互动。在环境整治中,既注重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使村落与自然生态相得益彰;又着力与促进农民增收得实惠相结合,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还坚持与提升农民素质相结合,把转变农民生活习惯、提升文明素质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坚持在整治中引导农民、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中教育说服农民。通过整治,不仅村庄的面貌有了明显改观,村级班子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有了明显提升,维护村庄环境的干净整洁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作者系中共衢州市柯城区委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实施可持续
农村环境整治
俞顺虎 2008-4-14 48256F32002924A6482574240033DBBA[A5-俞顺虎≈B1-江于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