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每小时“吃”掉3000节废电池
· “双峰”、“燕牌”表示:上半年不再提价
· 放号首日感受3G
· 3G时代来临,
浙江用户还得再等等
· 沪深两市双双暴跌
· “黄岩蜜橘”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昨天起,市场上部分乳制品提价
“双峰”、“燕牌”表示:上半年不再提价
本报记者 徐园 实习生 于佳
  市场传闻已久的部分洋品牌奶粉涨价今天得到了证实。而3月27日,光明乳业和三鹿集团提高部分纯牛奶价格的申请也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准。不过,本地品牌“双峰”、“燕牌”负责人今天表示,他们上半年不会再提价。

  超市奶粉销量大增

  “昨天从门店传来消息,由于很多‘奶爸’‘奶妈’提前囤货,奶粉销量暴涨了250%。”“华润万家”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一般来说奶粉销售额在门店中的比例在3%至4%左右,而昨天一下子上升到了12%。

  今早,传闻已久的洋品牌奶粉涨价终于“落地”,“多美滋”、“惠氏”、“美赞臣”、“明治”等4个品牌价格分别上调了5%至10%。“我们也收到了‘雀巢’奶粉的调价公函,近几天价格就会调整。”“华润万家”华东区分管健康食品采购的韩经理说。

  由于得知风声的年轻父母提前囤货,目前各个品牌洋奶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货。在杭州本地的“心聚心”网络商城上,“雅培”、“惠氏”、“多美滋”等奶粉价格普遍比市场价格低20至30元左右,不过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这些品牌目前缺货,如果新货到达,价格估计也会提高10%左右。

  外地牛奶酝酿涨价

  犹如推倒了一张多米诺骨牌,“光明”等品牌的鲜奶也在酝酿新一轮提价。

  3月27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光明乳业和三鹿集团提高部分纯牛奶价格的申请。这是自国家发改委对部分重要商品实施临时价格干预办法之后,首次批准企业的提价申请。

  根据光明乳业发布的财报,其此次提价的主要产品为部分销售区域的纯鲜牛奶和常温纯牛奶,加权平均提价幅度约14%。提价涉及的产品约占公司2007年度乳制品等营业收入的23%左右。

  而杭州的大型超市目前也陆续接到了“光明”的调价通知。“我们超市的光明牛奶价格,目前还没有调,但也就是几天后的事。”“华润万家”有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从去年12月份开始,“蒙牛”、“伊利”等品牌牛奶价格已经上调三次,同样规格的利乐枕包装,“伊利”的价格在2.7元,“光明”为2.4元。

  “双峰”、“燕牌”放言:上半年不涨

  乳品频频涨价让消费者颇感无奈。刚刚大学毕业的张小姐说,“原来最贵的盒装酸奶最多也只要两块钱。‘蒙牛’、‘伊利’酸奶周末时还经常买8送4,现在不仅价格涨了,而且赠品越来越少。”

  “我们必须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双峰”的老总林永裕表示,作为本地奶的老大,“双峰”、“燕牌”今年上半年将不会再涨价。

  “双峰”算了一笔账,奶企涨价,主要是因为鲜奶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人工成本上升等。而相对外地品牌,本地奶的物流费用低,广告费用也较少,因此能把更多实惠让利给消费者。目前,本地奶的价格比外地品牌普遍低5%左右。

  有关专家认为,由于乳制品不算生活必需品,涨价的企业肯定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本地奶正好趁机巩固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

  (本报杭州4月1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双峰”、“燕牌”表示:上半年不再提价 本报记者 徐园 实习生 于佳 2008-4-2 48256F32002924A64825741E002D0BAE[A1-徐园≈B1-刘元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