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我省生态环境质量
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 “流动博物馆”进学校
· 我省“外贸航母”拟定出航“路线图”
· 慈溪困难群众有房住
· 早稻如何育壮秧
· 在新起点上深化“平安浙江”建设
· 我省3年将培训3.3万名农村骨干教师
· 小小罐头盖 专利五十多
· 我省启动新一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
· 萧山赴港签下10亿美元大单
· 嘉兴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
· 杭汽轮携手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
· 泥匠木匠跟着警察出警
· 乌溪江库区渔民上山发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4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拆除灯光诱捕及网箱养殖渔具
乌溪江库区渔民上山发展
  本报讯(记者 毛广绘 通讯员 周志刚 胡小飞) 俗话说“三九四九不伸手”,但是为了保护乌溪江水质,从前段时间开始,衢州市衢江区乌溪江库区的渔民们,顶风冒雪拆除了乌溪江水库中300多付灯光诱捕及网箱养殖渔具。

  据了解,灯光诱捕和网箱养鱼每年可为库区群众带来数十万元的收入。但是灯光诱捕网眼小,大鱼、小鱼、毛虾一网打尽,是一种灭绝性的捕捞方式,造成了各类鱼种锐减,水中生物食物链遭到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2007年夏,水库的局部地区一度产生了蓝藻,严重威胁下游水质。

  “水下不能捉鱼了,我们就往山上发展,我家有500棵橘树,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还有成片的毛竹、板栗林、杨梅山,效益都不差。”举村乡茶山村渔民李洋富这次拆毁了1300多平方米的灯光诱捕、网箱养鱼设施,这些渔具曾经为他带来了2万多元的年收入,但是现在鱼越抓越少,银鱼也越来越细,他说:“再不拆渔具,要断子孙饭了。”跟李洋富一样,库区的好多渔民早就开始向“山民”发展了。

  举村乡举口村支书肖信发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库区群众增收致富,区里将道路修到了毛竹山下,现在毛竹的价格比前两年提高了一倍以上,库区群众仅毛竹一项每年可增收三五千元。衢江区又在平原地区兴建了四大异地脱贫小区,今年还要再建两个脱贫小区,安置移民1000人。

  据悉,为了拆除灯光诱捕及网箱养鱼设施,衢江区政府专门制订了补偿政策,下一步还将在库区设立禁渔期,取缔电瓶捕鱼等不法行为,并通过投放白鲢、花鲢等鱼苗,净化水质。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乌溪江库区渔民上山发展 2008-4-1 48256F32002924A6482573F2004973F9[A2-毛广绘≈B1-李回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