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有机更新:城市化挑战下的“杭州模式”
· 国外“城市更新”三阶段
· 老房子如同城市“胎记”
让后代在似曾相识里找到城市归属感
· 粗鄙小巷变身江南雨巷
让城市生命力传递到小巷深处
· “就要那种杭州的原汁原味”
城市“生命信息”的现代复制
· 尊重“代际公平”
让千年古城再活五千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国外“城市更新”三阶段
  ●上世纪40至50年代基于形体规划思想的拆旧建新式改造阶段。

  这一阶段“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是城市中心区改造与贫民窟清理,主要目的是振兴城市经济和解决住宅匮乏问题,主要方式是推倒重来、拆旧建新。像伦敦、巴黎、慕尼黑等欧洲大城市,都曾在城市中心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拆旧建新活动;在纽约、芝加哥、曼彻斯特等贫民窟比较多的大城市,则开展了大规模的“消灭贫民窟”运动,将贫民窟推倒重建,居民全部搬迁。

  但这一阶段的“城市更新”运动并不成功,问题主要出在指导思想上。其最大的缺陷就是把动态的城市发展看成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寄希望于通过宏大的形体规划来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而忽视了人的需求,忽视了城市功能,忽视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渐进式综合性改造阶段,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新思想。

  美国著名学者J·雅各布斯在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提出了“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的重要思想。她认为,几十年来的大规模“城市更新”改造一定程度上摧毁了有特色的建筑物、城市空间以及城市文化。她指出,那些充满活力的街道和居民区,都拥有丰富的多样性,而失败的城市地区往往都明显缺乏多样性。

  总之,这一阶段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的主要特点,是不再单纯地考虑物质因素和经济因素,反对大规模的拆旧建新,而且是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需求,力图通过渐进式、综合性的“城市更新”,系统解决就业、教育、社会公平等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多目标和谐更新阶段。最近20多年来,世界范围内资源耗竭、环境污染、人口压力等诸多问题,促使人们对以往的“城市更新”运动和城市发展模式进一步进行反思,并与广泛兴起的可持续发展思潮相融合,形成了更加注重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导向和政策取向,标志着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进入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多目标和谐发展新阶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国外“城市更新”三阶段 2008-4-1 48256F32002924A6482574190026E818[A2-戴睿云≈B1-周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