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用“求同存异”四个字来形容他这些天来的感受。
这位浙江大学建筑系的大五男生,为自己能参加“城市设计工作坊”活动而雀跃,毕竟集结了不少国际顶尖设计师的“城市设计工作坊”是首次来到中国。
参加活动的53名学生自由搭配,被分成了8个小组,与李航同组的,有两位来自意大利费拉拉大学,另外各有一位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立分校的学生。
四个国家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搞研究,这让李航觉得很新奇。“语言沟通还是其次,我们都用英语,平常交流没问题,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文化背景不同带来的一些认知上的不同。”
让李航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运河边房子朝向的一场讨论——
由于我国相关法规对建筑的光照时长有刚性要求,在设计房屋时,朝向往往是南北向的,但运河在杭州拱墅区内的流向是南北向的,浙江大学的学生在设计房屋朝向时,按照惯性思维,房屋朝向一律设计成南北向的,但所有外国学生设计的房屋朝向都是面向运河的东西向的。
“房子如果面朝运河,那就可以一下子拉近居住在里面的人和运河的距离。”尽管最终的方案还是遵循相关法规“妥协”为南北朝向,但与李航同组的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菲德丽卡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除了朝向,外国学生还一致认为应该拆除小区围墙;令他们疑惑的还有,为什么住在运河边老房子内,大部分是年长者,那些年轻人为何离开;为何从两岸抵达运河岸边的道路大多曲曲折折的……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争论触动了李航:如果没有外国学生,浙江大学的学生根本就不会去争论这一点。“引发我们深思的是,无论是在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上,我们存在着不少思维定势,撇开国内外学生观点的对错与否,重要的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照,这种比照让我们发现了原先被我们忽视的‘盲点’”。
这种比照最终形成了互补,与外国学生相比,浙大学生对运河了解更多,但正因为熟悉,他们却忽视了一些习以为常的元素,相反,在国外学生眼中,大运河的点点滴滴都很新奇,而他们的“新奇”恰恰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一面反鉴的镜子。李航心里觉得,这面“镜子”对他们来说显得十分迫切,在城市化浪潮中,中国不光需要引进国外的设计成果,更需要的是如何建立产生先进理论和成果的形成机制和形成过程。
指导老师们显然对这样的“冲突”和“互补”显得很满意。“与结果相比,我们可能更看重过程。”作为本次城市设计工作坊活动的中方发起人,浙江大学建筑系教授华晨甚至希望“冲突”更多一点,在他看来,这是他们举办此次活动最重要的目的。“不仅仅是古运河,目前国内许多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都缺乏比照,国内规划界的‘盲点’罕有人来刺激,这种国际化的比照让我们的设计师在思考问题时有了多维的视角,这样做出来的方案可能就会更完善。”
令华晨欣慰的是,从今年起,浙江大学将与其他三所国外名校一起,也成为城市设计工作坊的组织者之一,每年在世界各地选择一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创意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