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 景宁首创小水电“打包卖空气”
· 景宁小水电“捆绑打包”
净收益每年有望达到400万欧元
· 意外的融资机遇
小水电业主“激动得睡不着觉”
· “碳交易”有了
全球“集市”
· 5500万欧元的潜在资源
丽水想把“生态优势”变成“生态资本”
· 小山村拥抱大市场
中国要争取碳减排交易更多发言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景宁首创小水电“打包卖空气”
本报记者 蒋蕴 叶慧 通讯员 叶巍巍
  一部《京都议定书》,景宁县发改局的很多工作人员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这几天,他们正在准备迎接联合国气候变化协调组织的客人,对景宁县的25个小水电站进行现场核查。

  放在一年前,他们不会想得到,浙江西南山区的这些小水电站,会跟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碳减排交易”联系在一起。

  25个小水电站,捆绑成5个项目包。景宁县以这样独特的方式,申报“国际清洁发展合作机制(CDM)”。这种做法,很可能是全国首创。

  经测算,整个丽水CDM项目的潜在资源,每年超过5500万欧元,这个数字不免让人有些兴奋。丽水担负着全省生态屏障的功能,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怎么样将现在的“生态优势”向“生态资本”转变,景宁的尝试无疑是一种破题的思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景宁首创小水电“打包卖空气” 本报记者 蒋蕴 叶慧 通讯员 叶巍巍 2008-3-28 浙江日报000102008-03-28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