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北京人感谢金华人写的《大北京》
· 我们身边的武林高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今年3月15日,是《北京晚报》创刊50周年纪念日。50岁的《北京晚报》,用4天时间刊发了4辑《影响北京50年》特刊。首辑《影响北京50年》上, 5年前刊发于《北京晚报》、感动了无数北京人的诗歌《大北京》,又一次全文出现在《北京晚报》的版面上。
北京人感谢金华人写的《大北京》
■本报通讯员 苗 青
  今年3月15日,是《北京晚报》创刊50周年纪念日。50岁的《北京晚报》,用4天时间刊发了4辑《影响北京50年》特刊,用一个个与《北京晚报》及北京城有关联的平凡或不平凡的故事,来见证北京50年的发展。

  3月12日刊发的是《影响北京50年》首辑,其中一个版面是“2003年春夏之交,北京和非典不期而遇”。在这个专版上,金华市政协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方竟成5年前刊发于《北京晚报》、感动了无数北京人的诗歌《大北京》,又一次全文出现在《北京晚报》的版面上(注:本报2003年6月8日“钱塘江”副刊也刊发了这首《大北京》),和诗歌同时刊发的是该报记者撰写的回忆文章《鼓舞人心的〈大北京〉》。文中这样写道:“非典刚开始时,很多外省市的群众对北京有误解,认为北京把事情弄乱了。那时候我们经常会接到各种质疑的电话,要做很多解释工作。”

  《北京晚报》副刊中心主任高立林回忆说,当时,他给一位浙江金华读者方竟成做了解释工作,第二天一早,便收到了方竟成连夜写出的一首诗歌。

  这首诗歌投稿是2003年5月29日早晨,通过《北京晚报》副刊中心的传真机收到的。高立林说:“诗我读到一半,就忍不住热泪盈眶。那首诗在部门里传阅的时候,所有的编辑记者都流下了眼泪。我们当即编发在了‘五色土’上。”2003年6月1日,《北京晚报》上这首《流泪的诗篇·大北京》让无数读者动容。副刊中心的电话不断,读者们都在表达同一个感受:《大北京》让他们感动、流泪,感谢作者。诗歌发表的当天,北京市委宣传部就给晚报打来电话,转达了市委书记刘淇同志的意见:这首诗写得非常好,读后非常感动。

  在《大北京》的后面,编辑专门加上了这样一段文字:“非典过后,高立林奔赴金华,在汽车进入金华地界时,他下车代表《北京晚报》面向金华三鞠躬!”

  3月15日晚,笔者打电话和高立林取得了联系。在电话中,高立林的声音仍然有些激动:“《北京晚报》在编发《影响北京50年》特刊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在大量可选择的大事件中,编辑部经过多次研究,一致认为《大北京》一定要保留,并且要在第一期的版面中刊发。据了解,第一期刊发的内容有《毛主席为晚报亲笔题报头》、《邓小平批准创办北京晚报》,有邓拓为晚报开设“燕山夜话”专栏的幕后故事,有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为《北京晚报》“修我长城”活动亲笔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经过等重大新闻事件。在有关非典的这个专版中,1/2的版面给了《大北京》。

  高立林说,其实,在非典肆虐的时候,《北京晚报》有很多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抗击非典第一线,采写了很多感人的好稿,但这些记者的名字没有出现在这个专版上。大家认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不能忘了在关键时刻关心理解支持我们的以金华人为代表的全国人民。而这首诗的再一次刊发,又开了《北京晚报》办报50周年的一个先河,即同一件文学作品两次刊发于同一张报纸上。

  《大北京》的诗句,至今仍让高立林记忆犹新,每次默念仍然为之感动。高立林告诉记者,在做这期版面时,他在拼版车间调出了《大北京》这首诗。他知道,车间里的工人有的五年前曾经读过这首诗,有的刚来不久没看过《大北京》,于是他就在车间里大声地朗诵了起来:

  与太阳同步的旗帜

  冉冉升起的节奏

  如同北京鲜活的大呼吸

  依然那么年轻而流畅

  

  北京从来不小气

  故宫、长安街、天安门广场

  将大历史、大现代和大开放

  组合成21世纪

  中国的大趋势

  

  是的,北京的大

  在于城墙的厚大

  建筑群的雄大

  全聚德名气的强大

  京剧唱腔的高大

  一环二环直至五环的宽大

  白杨树叶在阔大的风中

  常常拍响大巴掌欢笑

  

  而2003春夏的北京

  又有了感人肺腑的大

  面对大肆虐的非典

  以意志的刚强

  胸襟的海大

  忘我的呵护

  天使的纯洁

  筑起抗击非魔的长城

  五湖四海的小民工

  都是北京的亲人

  为了他们的

  生活、劳作和防疫

  北京伸出了宽厚而

  不求回报的手掌

  为了劝阻返乡的大学生

  有泪不轻弹的警察

  含泪哽咽地说

  难道你不爱你的母亲

  不爱你的家乡吗

  留下来吧,将可能的发烧

  留在北京这个大家

  

  北京的泪

  如北京夏天的雨

  特别坦荡而饱满

  在这个非常岁月

  涌出那么多

  大气磅礴

  大怀若谷

  大德入微

  大力抗击

  大政为民

  大树安详

  

  叫一声大北京呵

  我们的中国心

  再叫一声大北京呵

  我们庄重而亲切的中国心

  高立林说,在朗诵时自己又一次忍不住眼睛湿润了,车间的工人也流泪了。他说,那一年,他专程来浙江金华,代表《北京晚报》及晚报的读者向方竟成表示感谢,向金华人民表示感谢,那一次他就对金华人、对金华这座城市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方竟成当时说的话他一直记在心里:“首先是北京人感动了我,才有了让北京人感动的《大北京》。与其说北京人为我的诗所感动,还不如说我被北京人的奉献、牺牲、大无畏的精神深深感动着。”高立林说,正因为《大北京》,让他及周边许多朋友,和浙江人及金华人之间有了条无形的情感纽带,让他们对浙江对金华有了特别的好感和亲近。这几年,他多了许多浙江的朋友,当然其中有不少是金华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北京人感谢金华人写的《大北京》 ■本报通讯员 苗 青 2008-3-28 48256F32002924A648257416003426D1[A5-苗青≈B1-杨新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