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7版:浙江楼市
3  4  
PDF 版
· 打造秀美拱墅和谐人居
· 杭州地产热点
转向“大城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打造秀美拱墅和谐人居
——访杭州市拱墅区区委书记俞东来
□ 本报记者 秦正长
  焦点对话

  打造秀美拱墅和谐人居

  ——访杭州市拱墅区区委书记俞东来

  □ 本报记者 秦正长

  拱墅区是杭州地产几大板块中的后起之秀。继城西、滨江、钱江新城、九堡之后,目前拱墅区成为杭州地产开发的重镇。秀美拱墅,和谐人居,拱墅区正在着力进行具有区域特色的城市有机更新。

  日前,本报记者专访杭州市拱墅区区委书记俞东来。

  

  记者:俞书记,目前拱墅区提出了“秀美拱墅”的城市发展战略,拱墅区为什么主打“秀美拱墅”?

  俞东来:在老杭州的印象中,拱墅区原先作为老城区、老工业区和城郊区,环境不如人意。但这一后发优势恰恰成为拱墅发展的优势潜力所在。通过近几年下大力气抓好环境整治,拱墅的面貌焕然一新,国际著名的房产开发商和企业家纷纷将青睐的目光投向拱墅。

  拱墅区整体发展理念首先是做优环境。只有环境上去了,经济社会才能快速发展。要迅速改变老城区、老工业区、城郊区的区貌,必须主打环境牌,把秀美拱墅建设放到重要战略位置来抓。

  记者:目前拱墅区提出了一个“秀美拱墅”三年计划,请问“三年计划”具体内容是什么?

  俞东来:拱墅区相较于杭城其他城区,发展最大的优势在于后发。今后三年,我们将投入315亿元,实施运河综保二期、大关地区综合开发、拱宸桥地区旧城改造、半山地区整治及田园区块综合开发、桃源区块综合开发、塘河地区综合改造、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工业搬迁地块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十大工程”,着力构建拱墅区“东提、西接、南旺、北活、中兴”的城市发展新框架,实现三年大变样。

  记者:打造“秀美拱墅”,工业企业搬迁成为重中之重。工业企业外迁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市民人居质量,拱墅区是如何规划企业搬迁的?

  俞东来:拱墅区原来是杭州的老工业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国有企业转制,拱墅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适应城市发展的工业企业,特别是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企业,原则上逐步外迁。现在拱墅区共有市属工业企业43家,其中列入市搬迁计划企业30家,占地面积3316亩。这批市属搬迁企业沿湖墅路2家,沿莫干山路11家,北大桥区域2家,康桥区域3家,半山区域4家。目前已有6家市属企业完成搬迁。

  工业企业外迁,一方面顺应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为城市有机更新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记者:从地产开发的角度,你认为秀美拱墅三年计划将如何影响拱墅区地产开发?

  俞东来:从秀美拱墅三年计划实施项目的布局来看,它将直接影响拱墅区三大板块。一是中心城区板块,代表是杭汽发地块楼盘、湖墅南路沿线楼盘。随着杭州发动机厂、新华造纸厂、张小泉剪刀厂等外迁,将腾出一批非常宝贵的城市土地。这个板块将成为高档住宅区。二是包括祥符镇在内的运河板块,该板块特别是新桥西板块目前开发如火如荼。随着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运河房产尤其是运河景观房产大大地提升了拱墅区的地产开发水准。三是半山板块,目前正在开发桃源项目和田园项目。半山板块居住环境好,有山有水,半山板块将成为杭州市民置业居家的新选择。

  拱墅区地产开发起步迟,但发展快。拱墅区房价在杭州市目前整体相对较低,同时在杭州主城区各板块中可供开发城市土地储备最充分,因此,拱墅区地产开发潜力巨大,方兴未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楼市 00017 打造秀美拱墅和谐人居 □ 本报记者 秦正长 2008-3-27 浙江日报000172008-03-2700021;浙江日报000172008-03-2700022;浙江日报000172008-03-2700019;浙江日报000172008-03-2700023;浙江日报000172008-03-27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