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创业,哪里就有就业的生机;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有就业的活力。伴随着“两创”战略的推进,人们欣喜地看到,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正从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侧面凸显出来,创业的故事很精彩。
来自宁波的信息显示,在这块热土上,每6户宁波人就有1户是创业者。而正是这“1户老板”,不仅产生一对一的就业效果,而且以一定的乘数创造了群体性的就业机会。在传化集团,他们用资本下乡、技术引领、市场运作、产业带动的办法反哺农业,一举带动了周边10余万人的就业,仅从事种植的就业者就达1.15万人。以前忙就业,现在忙创业。缺乏资金创业,就以知识创业。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园中,仅一个思维工作室就孵化出了十多家企业,使大批学生告别了向政府要“饭碗”的局面。
创业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创业篇章如此绚丽多彩,这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就业观念,也给扩大就业注入了新的内涵。它以崭新的理念启示我们,创业创新所体现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就业本身。通常意义上的就业只是一种个人行为,而创业创新结成的硕果则是普惠式的群体性就业增长。通过全民创业、自我发展,再由其中的成功者带领更多的人就业,就会使更多的人有工作可做,就会使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就会使更多的人在创业和就业的劳动中,得到自我实现和自由发展。这种“乘数效应”背后,是日新月异的时代旋律,是创业创新的魅力体现。
就业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扩大就业目标,既是政府的任务,也是大家的责任。但是,就业的本质是产业和经济活动的结果。就业需要岗位,创业才是增长的源泉。因此,创业创新的人越多,产业和经济活动就越活跃,就业的机率也就越高,全民创业正是在这个“关节点”上标示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义,创造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就业格局。新一代的创业者,一方面用新知识、新技术创造新的成长型企业,通过产业吸纳,把结构性失业变成了结构性就业;另一方面,他们又以智慧的火花“擦亮”市场需求,或用手足谋生、或用头脑赚钱,通过社会就业的自我供给机制,不断涌现就业的生机和活力。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用百倍的努力,把就业这项关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全民创业就是一种生动的实践。人们之所以关注创业的“乘数效应”,就是因为它对带动就业具有带动效应。同时,通过创业与就业的结合,还可以使劳动者群体以更快的速度改善收入分配的状况,提高收入水平。
这种创业精神对于一个地方的文化关怀和民生关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盎然与磅礴。创业的春天已经到来,从创业的“乘数效应”中,我们再次感受到浙江人的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