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全村人写了封恳求移植古樟的报告
· 樟树的身后是渤海村的文明史
· 动用吊车挑战特大古树移植难题
· 老樟树远行:乡土意识的现代集结
· 集体的乡土意识保存乡村凝聚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樟树的身后是渤海村的文明史
  沿着从景宁县城通往渤海的山路一路颠簸,沿途可以看到不少的樟树。

  丽水市林业部门调查,樟树是当地一种重要的生物景观类资源。丽水境内有多株近千年的古樟树,还有一处保留完好的古樟树群。就连景宁县城的行道树,用的也多是樟树。

  在陈舒心里,渤海村的这棵老樟,不是一般的树。它高27米,树胸围8.6米,伸展开来的枝叶,覆盖近千平方米。“这株樟树植于唐末宋初,历经风霜雨雪,至今枝繁叶茂,实属难得。”当地的林业专家称,千年古樟有显著的防风、护水、净化空气的作用,对环境生态贡献相当大。

  更重要的是,渤海村的村民知道,大樟树见证着村子文明的历史。

  这是一段陈舒寻找出来的村史:“宋祥兴(1278-1279)年间,陈氏一世自青田永惠里,迁居渤海坑,尔后繁衍生息,绵延三十代,迄今729年。”他说,渤海自建村以来,以瓯江小溪为依托,凭借地理优势,成为水陆交通枢纽,货物交流集散地,被称作景宁县的东大门。

  退休之前,陈舒是渤海中心卫生院的医生。这棵老樟树,就在卫生院的旁边。事实上,自打他出生起,就把大樟树看成了渤海的标志。围绕着大樟树,在它的庇荫下,云集了当地所有重要的单位——车站、医院、邮局、信用社、电影院等等。

  渤海村的老人们相信,老樟树呵护着一代代渤海村民繁衍生息。在农村,未成年的孩子,会被父母带着,拜樟树作干娘,祈求健康平安。这让许多渤海村的村民,长大之后,对这棵树有着格外特殊的感情。

  老樟的命运,已经牵动了整个景宁县的人。在当地人气最旺的“畲山风”论坛,“渤海村的樟树”成为了近日最热门的词语之一。

  这当中,曾经不乏一些奇思妙想。

  经营苗圃的市民武家余提议,将大树做成一个可以漂浮在水上的“移动盆景”。方法是在大树的两侧,斜向楔入两块钢板,“就像是船舷”,再在周围用若干钢板,把大树的底部包裹起来,形成一艘“船”的形状。

  等待水库蓄水,水平面到达古樟树底下时,之前做好的那个盆景底盘就会慢慢拖着大树,漂浮在水面上,形成一道水上奇观。他认为,这既能保护老樟树,又带动旅游,还让更多的人了解丽水的绿色生态美。

  这一方案被证明只是美好的设想,无法成为现实。最终,经渤海村两委研究并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3月5日,景宁县招投标中心组织的一场投标会,将其向社会公开出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樟树的身后是渤海村的文明史 2008-3-25 浙江日报000102008-03-25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