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正春有信心,挑战这个他迄今以来碰到的最大的难题。
3月20日中午,这个身板硬朗的老人头顶草帽,卷起裤腿,指挥着十几个工人,清理着大樟树盘根错节的根蔓。
他和儿子叶建忠,在龙泉办了一家花木园艺公司。就是这家公司,半个月前,在投标会上用23万8千元的价格,拍下了渤海村的千年古樟。
叶正春大大地称赞了儿子的魄力和眼光,以他的从业经验,这样的古樟,现在绝对是“可遇不可求”。父子俩准备将古树移走,首先落户他们家在龙泉塔石乡的花木基地里。
这一天,被夷为平地的渤海村,满地的砖瓦上,已经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樟树枝条和树叶,粗一些的枝干堆放在一边,最大的直径有一米左右,露出截面上清晰可见的年轮。
叶正春说,在他们家的基地里,有100多棵大大小小的樟树,不过最大的直径也只有一米。声称有十多年的古树移植经验的老叶,也承认这是他指挥的平生最大的一次“动迁”。
工人们已经在这里工作了8天,大樟树的枝节全部被砍下,仅留存基本的主干,但看起来依然身躯庞大。
为老樟树截枝,目的是为了降低树的高度。
叶正春在计算这样一段距离,从景宁渤海村到龙泉塔石乡,这100多公里的路程,会遇到哪些问题。为了保证大树的迁移存活,他们也希望尽可能将树枝和根基留大。但是,受沿路道路桥洞的限制,只能将树体控制在3.6米高、6米宽的范围内。
几天前,张海涛把他的吊车开到了这里。因为树冠太高,负责截树枝的工人要站在吊臂顶端,送到二十多米的高空。这竟然把景宁县交通事故施救中心的大吊车都用上了,总经理张海涛亲自到现场指挥。
张海涛说,因为他也是渤海村人,要亲眼见证这一历史。他指了指身后,自己的老家,就在离大樟树100米外的地方。
光是截下6根主枝,就花了两天的时间。虽然会影响古树的外观,工人们说,这是移植过程中必须要做的,接下来他们会对古树的“伤口”进行专门处理,帮助它移植后能发出新枝。
锯下了所有枝桠的老樟,主干还有十几米长。等叶正春带人把树根部分挖出,大树要整树起吊,放置在一辆大型平板车上运往龙泉。张海涛估算了一下,“至少需要50吨以上的吊车”。
景宁县林业部门说,渤海村樟树的移植保护,对于特大古树移植的课题,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