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枫对于到社区医院倒没有特别的感受。“反正家庭负担比较小,来回也不远,科里安排我来,就来了。”
但对周林表来说,如何让大医院里呆惯了的医生到社区尤其是农村工作,还是费了一番心思。
碰到的第一个阻力来自医院。办好社区医院必然分流患者,在目前医疗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让大医院把医生分流给社区医院,无疑会遭遇阻力。
“为老百姓服务好就可以了,你们又不以赚钱为目的。”周林表说。
但卫生局还是精算过一笔账。大医院共下派了78名医生,折算为一年增加了25个人的工作量,区财政按每人每年补助6万元的标准,拨付给相关医院。
“因为大医院走一个人,其他人的工作量就增加了,这种补偿是应该的,而到社区的医生的工作量也是算在本院出勤中的,只不过上班地点有了变化。”周林表说,因此,这笔补助发给相关科室,再由科室对这笔钱进行分配。
“我就这样从大医院买了一笔服务,送到了社区医院。”周林表对此颇为得意。
此外,还有其他的制度安排。比如,应届毕业生和中级职称的医师,必须有到社区医院工作的经历,才能参与职称评定,否则就要比同等条件的人略逊一筹。
有些医生则是被“安排的”。澥浦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是由龙赛医院的一位科室主任出任的,工作关系直接调到了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也是龙赛医院原主治医师。
这种人事关系具有普遍性。根据镇海区制订的“领办”规则,所有6个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都从区级医院的中层干部中选任,区级医院从人、财、物全方位支援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此基础上,更基层的村级卫生服务站里,必须有六家区级医院的科室去主持相应的门诊,每周定期开展。和在大医院里一模一样,徐淑枫他们4名医生在社区医院的门诊列入正式排班表。
镇海区打算,今后大医院就不再接受小病,主要负责大病救治,以腾出空间和精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普通小病和康复治疗都在社区医院解决。
根据镇海区新一轮的“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到明年,社区医院的门诊量要力争占到总门诊量的65%。
区委书记郭华巍自己也在家附近的社区医院就诊过。“小痛小病都去社区医院,医生也熟悉。要是去大医院,挂号、排队把人急死,医生没问几句话就轮到下一个了。医生都下乡了,病人还用进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