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太湖谣
· 灵峰
春讯
· 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
· 回想姨妈
· 人生应储蓄
· 春·雨·感·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人生应储蓄
(外一篇)
□程乃珊
  在英语中,储蓄与拯救是同一个字SAVE,可见储蓄之对人生的重要。

  我们这代,从小接受“储蓄”的教育,连玩具都有做成小房子的储蓄箱,屋顶的烟囱管是一只塞硬币的小洞。我家堪称银行世家,外祖父、祖父,都一辈子服务于中国银行,因此从小就记住什么“滴水可成河,人生应储蓄”、“少年勤储蓄,青年生力足,中年万事盛,老年全家福”等鼓励储蓄的老格言。在我父母亲年轻时候,跑交易所、轧金子等如同泡跳舞场跑夜总会一样,不是好青年的作风,是祖父、外祖父所绝对不允许的,视之为投机之举……而定时储蓄,才是一个好青年的楷模。

  在这样的环境长大,我自小也养成将压岁钿和零花钱塞入储蓄箱的习惯,然后凑成一定数目,爸爸妈妈替我存入银行。那个时候,一百元也属一笔钱呢!

  一度,银行业务没有个人按揭借贷,只有储蓄,所以在我们的概念里,银行就等于储蓄所。那时的储蓄所都很亲民,没有亮铮铮的不锈钢大门,就设在沿街的普通民宅,一共只不过四五个职员,治安也好,没有保安也没听到有抢劫案。储蓄所小小的没有冷气暖气,却春风阵阵。客户都是附近弄堂的居民,与储蓄所职员十分熟谙,亲如街坊,还会帮一些文化不高的老人和家庭妇女填写存(提)款单,一点也没白领架子,男男女女套着一副袖套,兢兢业业。

  那时候,物质世界还很单纯,银行也不像今天这样电子化、冷漠化,对十块二十块的储户一样热情接待。后来,资本家存款解冻,有朋友约我们加盟一起去深圳做生意,思量再三,还是婉拒。朋友果然发了财,我们自忖无他的魄力能耐,但一点也不羡慕,相信好心情始终是生活质量的最大保证。所以我们至今仍拒绝炒楼炒股炒金做生意,笃信平安就是福,时常有点结余就满足了。

  今天,储蓄被视为最落后的理财方式,其实,这是对储蓄的一种误解。储蓄除将钱存银行外还有多种形式:买保险、基金股票等一切长线投资,只要不是频频买进卖出,都是储蓄的一种形式。

  我始终相信“滴水可成河,人生应储蓄”的老话,早早养成储蓄习惯,当然不可能一夜暴富,但至少可令老来衣食无忧。

  或许我们这一代真的已很老土了,人人都在赚快钱炒快钱的今天,却在这里唠唠叨叨讲储蓄!我们这一代是连情爱都是一分一厘珍藏在内心户口里储蓄着,历经政治的浩劫及种种红尘俗浪引诱,如电视中热播的《金婚》那样,兜兜转转,风风雨雨,聚成一辈子的不离不弃和相守。不似今天的“一夜情”,那是一种不成熟不负责的投资,“未婚同居”则为一种感情透支。还有,好比今天买进××股,明天放掉转换更好的××股,这山看着那山高……没完没了地患得患失和算计,缺乏诚意……结果弄得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这代视人情为人生的一笔可贵的无形资产。中国古语,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皆因在我们内心的户口里,不理人世间如何现实势利,人情始终是永不会贬值的硬通货:今天流到你这里,明天流到我这里,在不息的流动中不断升值,但你必须有定时储蓄的好习惯,才能拥有它。定时储蓄不在数目大小,贵在坚持,哪怕只是一点小数,始终是进账而不是赊账,很有一种幼年时将零钱塞入玩具积钱罐里的回忆。

  储蓄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它让我们学会沉稳和不懈,为着一份细水长流的承诺和责任,将对生活的感恩和向往一分一文地储起来,守望相助,知足常乐、脚踏实地地守着日子!

  书之梦

  今年2月18日,一个香港中年人在小如斗室的货仓里被发现压死在堆积起来的廿来箱书下,经查核死者为被香港文化人称为“知识启蒙地”的青文书屋老板罗志华。说他是老板,其实也是编辑、出版、发行、门市和搬运工集一人。香港近十年来最主要的纯文学作品,多半出自青文书局。这种人文书令财经拙紧的青文书店最终以倒闭收场。罗志华不舍得将书卖到废品回收站,堆积在租来的小仓库内,最终导致自己被书压死。最令人揪心的是,为了压缩开支,他连手机都停掉了,否则的话,还能及时获救,也不至于去世十四天尸体发出异味才被人发现。

  在香港时,我的工作常常需要寻找各种数据、资料。于是,常常去书店做书钉。所谓书钉,就是只看不买的。或许因书结儒之风已成习俗,时时讲究赢利的今天,三百六十行中,也唯有书店,才可以让你尽看不买。香港寸土尺金,铺租昂贵,书店大都选在二楼甚至更高,称为阁楼书店,其实也是一道独特的香港风景。通常都是一道窄窄陡陡的楼梯,白天也是一片昏暗,台阶崩得东缺西破的,但也有种亲切居家之感。

  我应该是见过罗志华的。那日乘当当电车路过湾仔庄士敦道,在拥挤嘈杂的街头,透过悬在半空一片横直交岔的时装店电器店美容院等的招牌,青文书店的绿底白字招牌,显得极清雅。沿着陡直窄狭的楼梯上去,沿壁贴满了自制的书讯海报,推门进去,一股浓厚的似旧报纸之味扑面而来——爱书者称为书香,一个黑胖的如干粗活的汉子从堆满书的账台冷漠地抬头看我一眼。现在想来这就是店员兼老板罗志华了。大约也看准我不像是专程来淘书的,他又埋头忙他的。确实也只有识途老马才会隔三岔五摸去那里淘书。“淘”与“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买只是单一的银货两讫;淘之乐在,有种猝不及防的惊喜。惭愧的是包括笔者的都市人,淘减价货淘收藏品的热情有增无减,淘书(孤本古本书除外)的雅趣似已不多!就是做书钉,青文书店这种空间拮据光线阴暗的环境,也足以令我却步。

  为适合市场与消费者需要,阁楼书店曾也开始时尚地转身。率先在九龙旺角亮相的是“洪叶书店”。为了营造书香花香阳光香的阅读氛围,女老板还忍痛牺牲了沿街一堵墙的书架,造起一大面通透的玻璃幕——在空间昂贵的香港,此举犹如壮士断臂般悲怆!她的在铜锣湾的分店虽然还是阁楼书店,但在店堂开出一个咖啡角免费招待只看不买的书钉。造型雅致的座椅配着贵州蜡染的坐垫,十分悦目。

  我终于放弃了青文书店,常去“洪叶”,静静地坐在那里看书写稿。下午四五来点,客人会多一点,大家只是静静地看书,买的少,偶一抬头望望他们,会有种守望相助的亲切感。做书钉做得不好意思:“都像我这样,你生意也没有了。”女老板却不在乎:“书看的人越多越够本。有时间坐在书店看书,也是一种福分。”但她到底供不起这样一个时尚的转身,在2005年, “洪叶”关掉了最后一家阁楼分店。

  其实浏览小书店的乐趣,是逛大型书城无法替代的,这犹如逛大商场和个性小商铺的区别。2006年出访意大利,最难忘的是那些小书店。在佛罗伦斯、比萨、都灵、罗马,到处都可以看到那些小书店遗世地散落在城市的小巷深处。门一推,叮当一声,从高高的账台后或螺旋形的楼梯上,伸出一位先生或太太微笑的脸庞……恰如诺丁山小书店那位很小资的老板,正是同人不同命,一样是书店老板,他们可以做得那么潇洒悠然,而香港的阁楼书店,至今还在苦苦挣扎。

  近年上海也开始出现这样的很欧洲很小资的小书店。日前走过巨鹿路826号,一幢沿街花园里,半人高的铸铁围墙内,院子里一棵棕榈树一棵玉兰树,郁郁葱葱,阳光下一张粗犷的长桌和几张阔板长凳。大门上挂着“渡口书店”的招牌。近年花园洋房开饭店咖啡店的颇多,开书店的极少。踏着老派的红缸砖铺成的台阶拾级而入,小小的书店约卅来平方,以乳白色为主调,一角一张桌围着八只凳子,桌上置着一瓶百合花!一位与书店氛围很相称的气质典雅的女孩子坐在柜台后看书。

  这就是我梦中的书店。我买了本杨绛的书,她的书就该在这样的书店里出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人生应储蓄 □程乃珊 2008-3-21 48256F32002924A64825740B0011D5B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