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降温的背后,是研究生就业率的走低。
2001年,研究生就业形势大好。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杜嘉曾向媒体表示:“平均来说,2001年清华大学一个研究生有13个职位可以挑选。”
同年《文汇报》一则新闻的标题是《高学历太抢手 沪三大学研究生就业率达100%》。
就业方面的利好消息使2002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剧增至62.4万人,比2001年增长35.7%,创下报考人数增幅新高。
紧接着几年,研究生当年的就业状况与次年的报考人数之间显现较强的关联性。
“我省2006年研究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甚至低于专科生。”2007年1月29日,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在一次讲话中直言,“2007年的‘考研热’大幅度降温,与此是有关联的。就业率是个指挥棒、是个温度计。”
2003年之后,随着1999年扩招的研究生一批批走向就业市场,对研究生的需求得到迅速满足。
2004年全国共有硕士毕业生11.05万人;2005年19.5余万人,增幅为76.47%;2006年27万人,增幅为35%;2007年33万人,增幅为22.22%。
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社会上为研究生提供的岗位无法达到如此的增幅,研究生看好的高校、科研机构、国家机关、大型国企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趋于饱和,自然减员产生的岗位远远无法与庞大的研究生就业人数相平衡。
北京大学教育与经济管理系主任岳昌君在2003年和2005年对全国研究生就业状况作了两次问卷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校毕业生数量随之迅速增加”,“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拉动就业的较大需求。”
该调查分析的数据显示:2003年包括硕士和博士在内的研究生毕业时的“落实率”为87.2%;2005年为83.4%,下降3.8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2007年10月31日公布的《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统计》显示,2007年,硕士研究生的“落实率”为82.8%。
尽管与上述2003年和2005年的调查相比,2007年的这项统计放宽了对“落实”的确认标准,将已确定单位、升学(国内)、出国出境、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其他灵活就业等六种情况一并确认为“落实”,研究生的“落实率”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