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007年末公布:全国报考2008年北京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有21.445万,比上年减少了7127名,降幅为3.2%。这次的考研“降温”,是继2007年考研人数一降后的再降,与此相关,还有近两年一些大学生在本硕连读期间主动退学的读研“降温”,以及手持硕士学位证的求职“遇冷”。
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温度一路走低”的信息,都把问题指向了我国饱受诟病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扩招、改制和缴费,样样都赶上了的研究生们在拿到硕士学位走进人才市场求职时,才发现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的“学历崇拜”已经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再强调高学历。
我国高校的硕士点每年都在增加,硕士研究生每年也在扩招,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对导师质量的抱怨有增无减,高校的功利性评价体系仍在误导着导师以经营科研为“主业”,给学生讲课为“业余”,甚至把学生当雇工,一些导师照本宣科式的讲课方式令学生大为不满,一些高校还要求学生在所谓“高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以为这就能确保“出口儿”的质量。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下,研究生教育并没有给研究生一个满意的“产出”,批量化生产使得研究生在人才市场优势不再,加上因比本科高的学历而不愿降低求职期望,研究生学历不仅没有增添更多的就业筹码,反而成为一种找工作的负担。
如果没有坚定的学术信仰,在校读研就会感到是在十分痛苦地遭受折磨。因为,考生单纯为求职而谋高学历,不仅让学术界失去了选拔人才的综合标准,也让考生自己失去了对研究生教育投资取舍的考量标准。
放弃考研的人数增加,还与公费读研的逐步被取消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促使学生备加珍惜自己对未来投资的这个考研选择,其中求学心理上的变化最为根本:从以往只是为了求职而谋高学历,转向挑一个既价格合理又适合发展的研究方向。
或许正是把有利于筛选考研者的职业取向作为了改革的一个目标,2006年,北京大学取消了公费读研,2007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取消了公费读研。随着未来几年更多的高校取消公费读研,由单纯为求职而谋高学历的“学历病态心理”所导致的研究生教育泡沫化会不会有所弱化,也很值得人们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