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钱先生今年春节带着一家老小回老家,在亲戚朋友连续几天轮番宴请下,平日身强力壮的钱先生觉得吃不消了:腹胀、恶心、没有食欲,每天饭后胃部隐隐作痛。撑了几天,回到杭州才去医院检查,发现已经得了胃炎……50多岁的老何,原本血压就偏高,与家人一起吃团年饭,结果一高兴喝了酒,血压升高,肠胃血管痉挛,引起急性胰腺炎,进而肠梗阻,大年初三就住进了医院……据消化科专家说,长假结束以来,门诊病人中,有1/3是因为春节饮食不当而引起的肠胃疾病。
确实,过个春节,肠胃大概是身体中负担最重的器官之一,许多人天天大吃大喝,“后遗症”很快就出现了。这几天,杭州各大医院门诊中,肠胃疾病成了“主力”病之一。现在,年已过,班已上,如何适时排除油腻、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让肠胃迅速恢复健康“重返岗位”?专家给出建议,认为不应盲目服用药物,而是通过饮食调节,“刮油水”来重返健康。
对肠胃进行
全面“减负”
春节期间面对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人们常常会吃得比平常的多,肠胃在经历超负荷运转之后也要有一个休息的过程。这就要求均衡饮食,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素食及蔬菜类等,多食用些如玉米面粥、小米粥等易消化的粗粮,多喝些汤,适当地吃一些水果。其次要戒烟限酒,春节合家团聚,难免举杯相贺,开怀畅饮,而酒精对消化系统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对肝脏损害极大,连续几天过量饮酒容易引起酒精肝,因此更要强调限酒。再次,少吃辣椒之类对胃刺激过于强烈的辛辣食物,可适当吃一些大蒜类等有助于杀菌的食品。当然,还要注意食物的清洁卫生,防止不洁食品入口,节日期间有人往往是边玩边吃,这样吃后很容易引发胃肠炎。
食用过多油腻者
多吃蔬菜
节后人们要特别注意膳食纤维的补充,膳食纤维之所以容易出现不足的情况,是因为摄取的新鲜蔬果不足,再加上节日期间运动量减少,会出现便秘或排泄不顺的情况,所以要多吃新鲜的蔬菜,以补充足够的纤维素。
一日三餐最好用素食慢慢调节,像生菜、芥菜、胡萝卜、芹菜等新鲜蔬菜中所含的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纤维较多,多吃能起调理肠胃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食物应素一点,炒菜用的油也要素,油的“素”一是指少用动物油,二是指油的用量应当适当减少。目前,全国居民平均食用油量远远超过标准,所以节后更该“省油”。
食用过多煎炸者
多吃水果
节日中,很多美食是煎炸或甜点,多吃自然苦了肠胃。煎炸食物容易引起脾胃热滞,导致便秘或腹胀;而甜点吃得过多也会导致脾虚生湿,造成虚湿积滞,引发腹泻,所以,人们在节后可以多吃些水果来调理肠胃。
例如:多吃香蕉可以缓解腹胀,多吃些苹果和番石榴等水果则能有效控制腹泻,而苹果带皮吃同样也有止泻作用;另外,多喝开水有百利而无一害;节日过后,多喝开水也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轻大量食物和酒对肝脏的危害,如果嫌开水没有味道,那么喝茶也可以清除胃肠道的油腻,使胃肠道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节后饮食
宜滋阴润燥
节日期间,很多人的日常生活规律被打破,室内活动多,户外活动少,这使得“清气不得升,浊气不得降”,必然火气内生。加上春节盛宴不断,餐餐鸡鸭鱼肉,生猛海鲜,零食不离口,这样连续多天下来,摄入的热量肯定会超标,这都让人假日过后不同程度出现“上火”的现象。
因此饮食上宜吃具有滋阴养液、生津润燥作用的食品,如大白菜、蘑菇等。可吃些鸭肉,鸭肉可“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建议用鸭子煨汤喝。吃些黑木耳,黑木耳性平,味甘,具有润肺清肠作用。
另外,可喝一些酸奶,酸奶可生津止渴、养阴润燥、增进食欲,并能够帮助消化。
天气干燥“上火”应少食“发热助火”的食品,如爆米花,其性燥热,多食易助火伤阴;花椒,花椒温中散寒,但烹调时多用易致上火;龙眼肉可补血安神,但龙眼性热助火,内有痰火或阴虚火旺者应少吃。
“糖盐水”应对
急性肠胃炎
近段时间内真的得了急性肠胃炎的,不要乱用胃动力药,以免加重腹泻。
除了要对症使用黄连素等抗炎药和阿托品等抑制肠胃蠕动的药物外,日常要注意多喝水,防止腹泻严重造成的脱水和钠、钾电解质紊乱。但大量喝白开水容易冲淡血液,造成“水中毒”,0.9%的生理盐水和糖盐水(100ml水+11g白糖+0.9g盐)比较适宜。维生素b族有助于调节神经功能、帮助消化、消除疲劳,所以节后可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b。
如果只是轻微的腹泻,可以通过居家饮食调节,但如果腹泻严重,一天达六七次,应该尽早到医院求诊。应特别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若出现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应尽快就诊,否则很容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致严重后果。
快速清肠
不可取
节后清肠的重要性,很多人都知道。但医生认为,时下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断食法来“快速清肠”,却是不科学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自行以断食的方法来清肠,容易造成脱水和低血糖,打乱体内平衡。
如果年轻人嫌其他清肠法麻烦,可通过多饮水来清肠,这几天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点的摄入,强迫自己多喝水,尤其是多喝开水,这样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轻大量肉类食物和酒对肝脏的危害。
于伟 徐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