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与中国,算是标标准准的舶来品。由汽车带来的现代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碰撞、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魅力十足,丰富多彩,以人群的各种偏好而呈现多元性。从喜爱的车子来说,年轻小伙子中意彪悍的吉普,青春女性钟情温馨的轿车;政府官员讲究的是仪容庄重的车型,公司老总追求的是王者风度的款式,各有各爱。
汽车,让人流动,让生活流动,也让天南海北的各种文化流动。汽车时代,让我们以新的视野、新的角度、新的思维,重新审视新的时代与新的自我。
先说说汽车文化的公平性。
汽车进入中国,能捷足先登的名人中,首推慈禧太后。千古不变的紫禁城迎来了第一辆汽车,让慈禧一饱眼福之后,“移驾亲试”,跑动的汽车当然比轿子快得多,太后尝到现代化的甜头,在中国皇宫里算是开天辟地第一人。
宫中的太监公公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司机居然与太后平起平坐,而且坐在太后的前头,这可犯了宫中之大忌。等级森严的帝制、宫制难道管不住一个司机,管不住一辆小小的汽车?于是,司机必须跪着给太后开车,命令发布,一番操练之后,慈禧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汽车。司机跪着,手忙脚不动地开车,速度自然慢了许多,慈禧也觉得扫兴,但是保住了宫制的威严。
这是一个真实的笑话,大概是汽车文化中的公平性在中国的第一次碰撞。
汽车继续进入中国,挑战中国封建的等级制度。到了上世纪初,官员、显贵们出行都由轿子改成了汽车,原来规制严明的按级别定轿夫,如二人抬的小轿,四人抬、八人抬的大轿,外加鸣锣开道,光是朝廷的官员,就有大、小九卿之列。轿子大小、轿夫多少,自有规定。现在坐了轿车,一概是一车一个司机,算是进步了不少。
汽车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进步,等级制度日见衰微。到了后来,至多是在汽车的排气量上、购车的价格上作些等级之分,中国人在出行方式上的等级制度已成强弩之末。如今,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汽车文化所带来的公平性,让各种不同的人享有平等的出行方式。大家各行其道,互不相扰,在交通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再说说汽车文化的规则性。
汽车光临中国,道路与规则应运而起。从乡间小道到如今的高速公路网络,各种各样的汽车竞行在公共空间,它天然地与公共道德、公共规则相匹配。法治与公德成为汽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规则、礼让、宽容、互助成为汽车文化必不可少的要件。据说,现代人从牙牙学语开始,接受的第一个规则便是交通规则,果如是,则汽车文化将伴随我们人生道路的始终。
最后说说汽车文化的现代性。
一种文化,当它具有现代性时,便呈现出生机和活力,便会时时刻刻跟上时代的脚步而魅力四射。
汽车文化即具有丰富的现代性:汽车与当代人的发展紧密相关。国家发改委一位权威人士说,围绕汽车相关产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占到就业人口的1/6。试想一下,汽车的生产、销售、维修、保险、广告、驾驶培训、考试、交通管理、车辆管理以及汽车方程式比赛、拉力赛等等,汽车给人带来职业、带来机会、带来速度、带来欢乐。
汽车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把我们的生活半径,从步行的半径5公里,从自行车的半径15公里,一下子延伸到100公里,让我们的交流范围、旅行范围、娱乐范围,成倍数的扩大。有了汽车,生活不再冷清,距离不再遥远。
一辆汽车让我们与整个世界紧密相连。汽车犹如时装,每年都在发布最新的款式与趋势。汽车却又胜过时装,它集中了最新的创意,最新的技术,最新的概念。因为汽车,我们更加关注生命;因为汽车,我们更加关注环境;因为汽车,我们更加关注国际油价;因为汽车,让我们的眼睛更加盯着世界。
一辆汽车,让我们正逐步变为现代公民、世界公民。汽车,本无生命,更无思想。然而,一旦当人驾驭汽车,便开始进入新的文明,进入现代的世界,这就是汽车文化的魅力所在。
开车吧,新的人生道路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