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修桥铺路头等功,民众公认;又言:要致富,先筑路,货畅其流,经济活跃,农民富裕,生活改善;据诸事实,客观分析,明确农村要致富先筑路的方针。
世界各国,神州大地,繁华城市,地理位置,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如是观之;营造大城市的先决条件,首先是交通,民众一齐公认,毫无异议;国家下达改革开放国策,废除票证购物,国家面貌焕然一新,随着时代的前进,物质文明,继往开来,潮涌前进;今昔之比,日新月异,瞻前顾后,一日千里,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改善,与交通建设,骨肉情系,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交通断,民生危,交通之重要性,不可忽视;尤其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千言万语说不尽。据事实,证现实,非夸言,讲真话,略述农村公路的丰功伟绩,造福于民的辉煌成果。
笔者八十高龄,风烛残年,祖住浦江县,生于农民家庭,时代更改,风云变幻,桑田改造,建设创新,一切社会事物,尽收眼里,牢记胸怀。浦江县是八婺县中(金华府古称婺州,属八县,称八婺)最穷困之县,山多田少,据浦江县志载:唐明皇天宝九年(即唐玄宗),割义乌县、诸暨县、兰溪县,三县之边疆,设浦江县治,地处偏僻,地势高峻,无大川过境,更无铁道纵横;全县一处盆地,三处山地,土壤瘦瘠,江水外流,县境内浦阳江、壶源江、梅江,皆发源于浦江山区,流向邻县诸暨、桐庐、兰溪等县;证见浦江县是邻县的分水岭,旱田多饥民,土瘠缺粮食,山地分布县境,经纬六七十华里,无山镇集市,何故?山区售山货,只供无人求,交通不便,谁来购买?俗语说:靠山吃饭,山区山货出售,全赖县城集市销售,每逢县城集市之日,山农肩负木材毛竹,肩挑柴炭桐子,来城出售,跋山越岭,涉水过溪,羊肠小道,迂回曲折,崎岖不平,步行艰难,可想而知,劳瘁辛苦,不堪言欤。
山区农民,相距县城最远者,约有六七十华里,是日半夜起程来县城,次日上午六七点钟才进城,负重劳苦,汗流浃背,延至下午三四点钟,货售方回,返至家中,洗脸净脚,腹饥夜餐,时届后半夜,时钟敲响二点多钟,才能入睡;浦江县城集市有规,月逢二、五、八为集市日,中间相隔二日,轮到集市,山农如来县城赶集市,三日只有一夜睡,一日二夜来回奔走一百二三十华里,浦江民间有首民谣,广为流传:有女勿嫁山区媳,三日仅有一夜睡,有女不作山区妇,一日三餐玉米糊。事实证明,山农的困境不言而喻。
现今则不然,国家下令建设农村公路,缩小城乡差别,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公路网四通八达,不论是山源尽头处,崇山峻岭中,都可通达,工程达实,改弯道,除曲径,成直线,缩短路程,逢山凿隧道,遇溪架桥,水泥地路面,坚固永久,村有停靠站,汽车、农用车、摩托车、电动车,来往如织,今昔之比,面貌全非,昔日进城,一昼两夜方能返,今日到城,路途遥远半日还,取消肩挑,实行车运,事半功倍,收入增加,可免劳力辛,又无跋涉苦,地狱升天堂,贫困走小康。此功属于谁,民间公认,无疑是农村公路建设完善成果,赐给农民的幸福。换言之,农村改颜,收入增长,生活小康,基业永固,非农村公路建设,能有今日农村灿烂的前程。
总而言之,社会繁荣,经济上升,农村革新换貌,主要原动力、推进机,是农村公路建设完成。忆起往年岁月中,山村缠足妇人,长吁短叹,言道:活在世上,居住穷山沟中,因交通不便,一生一世无望进县城、见世面、广眼界,此等小足妇人,比比皆是,实为伤感。现在此种意识形态,永无存在,天生我才必有用,各尽其能。山区农民,迁居县城建房经商,亦有投资办厂,人数不少,山区农妇,因交通方便,各自向水晶厂取材,办起家庭磨珠加工场,电力发动,机声轻微,不影响环境,颇为赚钱。三餐烹饪煤气燃,昔日封山育林政令严,今日树木参天无人伐,经济上升,生活改善,与日并进,功归于谁,正应:要致富,先筑路,功归农村公路。
交通创造城市,公路建设乡镇,天经地义,山区乡镇集市,与时同生,如杭坪镇、檀溪镇,相继而设,城乡差别缩小,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完成,立竿见影,环境演变,农村改貌,居住转移,生活提高,首功者,归功于城乡农村公路,赐给百姓的功绩,其力无穷,祝农村公路万古长青,愿农村公路更展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