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浙江省委员会委员名单
· 关于授权主席会议审议政协
第九届浙江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未尽事宜的决定
· 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
“金牛奖”昨颁奖
· 省级综合配套改革
试点区将加快建立
· 我省将于2月份
全面入户调查污染源
· “汪泉是我三十七年前收养的”
· 公民素质大提高
· 我省14个市县荣获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 读者来电欲为汪老救女捐款
· 组织4000员工外出旅游
· 让十七大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
· 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第十届浙江省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的决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报报道老作家汪浙成欲卖手稿救血癌女儿后,引起广泛关注,今天汪老为给女儿找到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透露了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
“汪泉是我三十七年前收养的”
  本报北京1月4日电 (记者 刘慧) 本报报道了老作家汪浙成欲拍卖手稿救血癌女儿的消息后,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关切,今天,汪浙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又透露了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其实,汪泉不是我的亲生女儿,她是我养育了37年的弃婴!”在北京玉海家园的一间出租房里,老作家汪浙成望着窗外飘零的枯叶,泣不成声地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这场血癌,我不会对别人说出这个秘密。妻子去世前,一再叮咛我要把女儿养好,可是,我没有做到。”

  几个月前,为给患血癌的女儿找到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汪浙成给山西省公安厅厅长写了一封长信,请他帮忙寻找汪泉的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汪泉的身世才被揭开。

  那是1970年1月10 日的早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每天照例出门晨练的汪浙成在路过一家医院时,发现走廊上围着一群人,凑过去一看,是一个刚出生三四天的女婴,躺在一个用包裹布做的襁褓里不住地哭,眼角已经溃烂。汪浙成赶紧把孩子抱进医院治疗,在护士替孩子换衣服的时候,才发现衣领上有一行小字:山西阳泉幸福巷……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大冷天的,这孩子命真大,咱们收养她吧?”与妻子商量后,汪浙成把这个素不相识的孩子抱回了家。从此,汪老和同样是著名作家的妻子温小钰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并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汪泉”。汪老起名时无意中用了“泉”字,汪泉却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与出生地偶然暗合。

  更令人感动的是,结婚不久的夫妻俩约定不再生孩子,只抚养汪泉一人,而且叮嘱所有知情人不要透露孩子的身世。

  在父母的影响下,汪泉自幼文思敏捷喜欢写作,上小学时就在内蒙古的一些杂志上发表了《七色板》等许多诗歌。1986年,汪泉跟随父母来到杭州,从杭州大学教育管理系毕业后,一直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工作。

  在汪泉患血癌后,这个隐藏了37年的身世之谜才得以解开。山西省阳泉市公安局局长李柏接到省公安厅长的信后,又亲自发动当地户籍警察、幸福巷的老住户四处寻找,但是由于城市变迁太大,虽然大家跑了很多单位,打了无数个电话,还是一直没有找到汪泉的亲生父母。

  然而病情不等人,时间就是生命。无奈之下,汪浙成又找到中华骨髓中心,但还是没找到与汪泉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最终在台湾找到了骨髓型号一样的造血干细胞,并成功进行了移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新闻 00002 “汪泉是我三十七年前收养的” 2008-1-5 浙江日报000022008-01-05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