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
· 全国政协举行新年茶话会
· 喜看教育大发展
· 老农也学新技术
· 嘉兴农民在家门口借书看
· 《奥林匹克宣言》昨在京全球首发
· 2008年中国大事展望
· 我与自己天天见
· 2007“两创”新闻人物评选火热进行
· 树节约新风,从政府做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全市图书流动共享 图书馆开办到乡镇
嘉兴农民在家门口借书看
  本报讯(记者 陈扬渲 沈建波)这几天,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的农民兄弟特别高兴,装修一新、面积达800平方米的嘉兴市图书馆大桥分馆正式对外开放了,这儿不仅有3万册图书供大家借阅,读者还能通过网络享受全市200多万册馆藏图书,甚至能借到杭州、上海等地的图书。

  “这是我们开办的第三家市图书馆分馆。”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鸣霞告诉记者,“2008年嘉兴一半的乡镇要开出这样的分馆,其中南湖、秀洲两个区全覆盖。到2009年,嘉兴所有的乡镇都会拥有自己的图书馆。”

  嘉兴要让全市农民与城里人一起共享文化产品和服务,他们的雄心因为农民的热情而勃发。去年5月,南湖区余新镇开出了第一家市图书馆分馆,目前接待读者人次已达5.6万,累计借书量近2.6万册,这些数字甚至超过了有的县级图书馆。

  据了解,分馆的建设经费市、县(市、区)、乡镇各占三分之一,市馆派专业馆长负责管理事务,乡镇提供场地和管理人员。其中市财政投入30万元用以购买1.5万册新书,另外1.5万册图书由市图书馆调配,所有分馆的馆藏图书都会定期流通更新。

  秀洲区王江泾镇分馆管理员徐红珠曾是当地图书室的工作人员,以前因为没读者而闲得没事干,现在每天忙得很充实。“中午过后人特别多,一到4时半就坐满了,晚上他们还不肯走。”徐红珠说,以前图书室门可罗雀的原因就是图书太少,现在分馆的火爆也正是因为藏书丰富了。

  “读者想借其他馆的书,只要办理预约,两天之内就可送达。我们还和杭州、上海等地图书馆有协议,读者能借到他们的精品图书。”嘉兴市图书馆章明丽介绍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嘉兴农民在家门口借书看 2008-1-2 48256F32002924A6482573BD0039119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