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千里相连的经济命运 共享4000年湖州养蚕史
· “东桑西移”,
国家行动背后的大学使命
· 丝绸大国开启国际对话
“大学使命”看齐“国家战略”
· 浙江蚕丝业“向西走”
· 生态种养引导良性循环 “家庭织机”模式探索西部乡村发展
· 正在启动的大规模迁徙
一个产业的国家行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生态种养引导良性循环 “家庭织机”模式探索西部乡村发展
  覃简辉带着浙大来的教授们,去看村里的蚕沙池,这是今年3月份村民们自己建起来的。

  走到那里,朱祥瑞一下子兴奋起来。蚕沙就是蚕排出的粪便,发酵后会散发浓重的异味。可这位跟蚕沙打了多年交道的专家,已经浑然不觉。他更感兴趣的,是这里的农民难得的意识。

  把蚕沙收集起来,再集中堆放,就是朱祥瑞设想中“生态种养”模式的重要环节。以往因为污染环境而被诟病的蚕沙,可以用作农田肥料。更进一步的是,科学家们可以从中提取有用的物质,例如叶绿素。

  浙江大学的蚕桑学科已经有80年的办学历史,是中国最早招收蚕桑本科生、研究生的学系,已经成为国家级的重点学科。宜州聘请了那里好几位教授作为蚕桑科技首席专家,朱祥瑞就是其中之一。

  “25吨蚕沙,可以提取1吨糊状叶绿素。”朱祥瑞说,全世界70%至80%的叶绿素产品都是中国生产的,而其中又有七八成从蚕沙中提取。由朱祥瑞牵线搭桥,海宁的一家叶绿素生产企业正计划到宜州建厂。

  一路上,他和同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指导总站副站长韦波商量,推广蚕沙收集的专业化,在各个乡镇设立收购点,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他说这其中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生态效应。

  利用桑枝培植食用菌、开发桑枝地板、种植果桑……朱祥瑞介绍的浙江在桑蚕业深度开发上的实践经验,让广西专家大开眼界。更让他们羡慕的,是其背后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产业支撑。

  金佩华还发现,眼下宜州市年饲养桑蚕种100万张以上,本市两家蚕种场年生产能力约50-60万张,蚕种缺口巨大。于是,他力主促成了湖州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和宜州市蚕种站的合作,由湖州方面为宜州提供适应栽培的高产桑树品种和新蚕品种,并为其无偿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韦波对此相当欢迎,一直以来让他头疼的蚕种市场的规范问题,终于找到了破解之策。

  朱世强说,以高校为核心、覆盖全国直至乡村基层、高校和各级政府合作实施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曾经为美国形成高度发达的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也成为了国际公认的农业推广服务制度的成功典范。而现在,浙大也正在探索建立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面向区域农业支柱产业,以应用技术研究、实用技术推广、农民培训为内容,将公益推广与市场服务结合起来,让高校的创新成果最短时间内成为农民创业增收的源泉。

  这一次,浙江方面还捐赠了10台织绸机给山背屯的村民。金佩华的想法是,仿造湖州“家庭织机”的模式,在宜州探索一种乡村发展思路。

  覃简辉现在还不会用织绸机,但这并妨碍他对这种生产方式的兴趣。这个32岁的壮族小伙子,从心眼里佩服这些远道而来的浙大专家。

  打个比方说,他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两年蚕病发得越来越多,而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朱良均教授告诉他——主要在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蚕沙污染带来的病源扩散,其次是饲养批次过多消毒不彻底。

  而接下去,这些宜州“蚕桑科技首席专家”们,将不仅给农民们带来技术上的新话题,亦会调动更多的浙江茧丝绸产业的资源,把这里的桑蚕业引入另一种发展空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生态种养引导良性循环 “家庭织机”模式探索西部乡村发展 2007-12-28 浙江日报000102007-12-28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