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12月25日讯(记者 刘慧)广大的民工文学爱好者,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今天,浙江民工文学创作基地在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街道文化中心挂牌。这也是迄今为止全国首家专门为民工而设立的文学之家。
据拱墅区副区长王新宇介绍,在浙江民工文学创作基地所属的上塘街道,目前有打工和居住的各地民工近10万人,这里也是民工文学的高产区,近年来产出了大量有质量的民工文学作品,同时涌现了一大批民工文学作者。如诸暨的陈永安创作了《流浪水》、《远方》、《一座城市和农民工兄弟》等诗歌,并且已出版诗集《西芒诗选》,他的文学创作事迹被人民日报点评,浙江民工文学大赛组委会还举办了西芒作品研讨会;安徽潘云华的散文《透明人生》、诗歌《母亲是条河》等,在今年本报等单位举办的民工文学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浦江的徐千意,多年来在耕作之余从事诗歌创作,在家乡成立农民诗社,今年还出版了诗集《百姓百咏》;安徽的郭祥勤,白天在杭州公交K2路开车,晚上伏案创作,作品《房东大娘》、《温馨伴我行》写得很有水平;桐庐县的徐晟来杭打工多年,工作之余写了大量的诗歌、小说,目前已出版诗集《晨和夜的节拍》。
为了支持和扶持民工文学,省作协经多方努力,专门在上塘街道设立浙江民工文学创作基地。它将在省作家协会组织指导下,为广大民工文学爱好者搭建民工文学互动性和学识性的交流平台,邀请省内外的作家和诗人前来讲学,不定期地对民工文学创作开展作品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