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目标】 2003年,我省提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把扩大利用外资作为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突破口,以更积极、更主动、更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提高企业和我省经济抗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丰硕成果】 2003年至2006年,我省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6.1%,机电产品出口4年增长3.4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7.7倍,两者相加已占我省出口的“半壁江山”。今年前10个月,我省外贸总额1451亿多美元,出口、进口增幅均居沿海主要省市首位。截至目前,我省累计核准境外企业达2585家,境外投资企业数居全国第一。
本报记者 刘 刚 慈溪市报道组 赵 科
“新海”有了国际市场话语权
走出去,海阔天空。引进来,海纳百川。我省经济发展从来都与开放形影相随。
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过去5年,我省对外开放精彩连连:外贸出口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利用外资由“短腿”变为亮点,“走出去”企业的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更令人振奋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我省开放型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我省的进口增幅开始位居沿海各省市首位;在接踵而至的外资中,世界500强、国际行业龙头越来越多了……
在这样一场亮点纷呈的“开放大戏”中,“粉墨登场”的众多浙江企业都展示了自己的精彩,而位于慈溪的我国打火机行业领袖——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其中较为出彩的一个“角色”。
游戏规则:
从迫不得已到主动游说
“最初也是迫不得已。”谈起4年前完胜的那场反倾销官司,“新海”总裁黄新华十分坦率。
2002年6月,“新海”获悉欧盟将对中国一次性打火机实施反倾销调查。如果应诉,就要面对复杂、严苛的欧盟反倾销调查。“这官司不打不行,欧盟市场占我们出口的40%。”“新海”硬着头皮接招了。
“新海”请来每小时酬劳达300多美元的欧盟律师,接受了一年内每一票出口均要被欧盟调查的严苛考验。“新海”的表现让作为起诉方的欧盟打火机制造商大感意外。2003年7月,这起国际官司出现了颇具戏剧化的结果:对方主动撤诉。
“麻烦”才刚刚开始,几乎在同时,“新海”又不得不面对欧盟CR(儿童锁装置)法案。“这个法案如果实施,当时中国打火机企业在欧盟的市场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黄新华说。形势更加严峻,但这次“新海”迎战却娴熟主动。“新海”的游说团很快赶至欧盟,以令人信服的理由向欧盟官员指出:实施CR法案违背世贸规则。欧盟CR法案最终延迟实施,我国打火机企业也赢得了攻克CR技术的宝贵时间。
国际标准:
从勉强达标到参与制定
“每年都要去参加国际打火机行业会议,我们是与会的唯一中国企业。”谈及过去5年的变化,“出国开会多了”是黄新华的一个感受。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这可不是一般的会。出席者都是国际打火机业内响当当的角色,讨论的也都是影响全球打火机企业的关键议题。显然,参加就意味着在国际打火机行业有了“话语权”。而长久以来,在这个会议上,一直都没有中国企业说话的份。“主要是实力不够,我们算是国内的行业龙头了,但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勉强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黄新华说。
现在,“新海”有了这种实力。过去5年,“新海”每年都新产生50多个专利,是国内最早攻克CR技术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从5年前的3%提高到现在的5%;与国内同行相比,“新海”的产品价格普遍高出20%左右。
有实力就有“话语权”。现在,在国际打火机行业会议上,“新海”这个中国打火机行业的“代言人”每次发言都引人注目。今年11月,在成都举行的国际打火机会议上,“新海”第一个发言,并针对打火机国际标准提出两点修改建议,提交大会讨论。
内外联动:从利用外资到A股上市
就国际化而言,“新海”是一个成功者。
过去5年,“新海”的出口以平均每年至少1000万美元的速度增长,今年将达到6800万美元,“新海”的一次性打火机销售规模仅次于法国一家公司,名列全球第二。在利用国际资本上,“新海”也于2004年与荷兰客户合作,联手开发“喷雾器”项目,为宝洁、汉高等世界500强企业做配套,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这些只是“新海”过去5年发展的一面。“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内外联动发展,是过去5年我们的主要发展经验。”黄新华说。
于是,今年3月6日,“新海”于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打火机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意味着“新海”内销战略的启动,而黄新华坦言,上市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资本运作能力,对拓展国内市场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