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像做食品一样生产儿童玩具
· 1452只电子眼
盯住排污口
· 杭城9天9夜歌声不断
· 舟山国际船博会明年5月举行
· “中国林峰第一株”向世界公布
· 开放步入新境界
· 筑牢产品质量安全“防火墙”
· 1100多户低收入家庭将圆住房梦
· 切实加强元旦春节
期间反腐倡廉建设
· 竹子越“刨”越值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筑牢产品质量安全“防火墙”
——我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廖小清
  眼下正是榨菜加工的旺季,在余姚,近百家榨菜小作坊不复存在,而符合生产准入标准的50余家加工企业,正在投入8000多万元资金进行产品质量升级。这个“榨菜之乡”正经历着“凤凰涅槃”的阵痛。这是我省以专项整治促进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的一个缩影。

  一块质量铭牌的“呱呱坠地”

  从11月1日起,永康出厂的每一扇防盗安全门都在门后贴上一个清晰的铭牌,说明本扇门的准确产品名称、执行的产品标准以及企业名称和产地标志。这是永康市政府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后,规范销售市场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经过连续5年的整治提升,目前永康的防盗安全门产品拥有了2个中国名牌、6个国家免检产品。但整个销售市场仍鱼龙混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金属门类产品名称混杂,有“安全防盗门”、“安全进户门”、“防撬门”等十多个品种,执行的产品标准也大相径庭,一般消费者对此又知之甚少。专项整治行动开始后,永康再一次把该产品列入重点整治对象。规定所有永康出产的金属门类产品,必须统一在门内侧靠铰链上角位置安装醒目的永久性产品标识,规格长度不得小于60毫米,宽不小于40毫米。

  “两豆”制品的“漂亮转身”

  站在宽敞明亮的加工车间里,玉环的章嗣良感叹不已。

  首先是身份变了,原来是小作坊业主,现在是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主管。昔日黑黢黢的小作坊,如今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厂房。(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变化出现在最近半年间,变化的源动力则是专项整治所带来的一场豆芽、豆腐的“两豆”制品整治的“革命”。为了能让百姓吃上放心豆制品,玉环县把当地20家有投资入股意愿的原豆制品生产加工户联合起来,组成新的集中生产联合体,成立了当地最大的豆制品生产企业——玉环日升豆制品厂,原来的小作坊主成了企业的股东或生产主管。

  为了能彻底转变旧的生产加工方式,宁波、玉环等地还采用合作制建立分销单位、龙头企业带动散户等方式,把在整治过程中被依法取缔,但又无力投资入股的小作坊联合起来,利用它们有固定客户群的销售优势,让其加盟成为当地一些龙头规模企业的专业销售户,既解决了小作坊被取缔后的出路问题,又实现了企业的产销结合。

  千名协管员亮相“田间地头”

  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孟烂,现在的身份是上虞东海村质量协管员。像王孟烂一样,我省先后有千余名大学生走上了村级质量协管员的岗位,活跃在田间地头,构筑起农村产品质量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经济发展给质量监管带来压力。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省平均每一个监管人员要监管食品、安全类产品生产企业近千家,难度可想而知。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特殊的经济模式构成了我省点多面广的企业布局模式。为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各级执法部门把监管关口前移,努力建设基层监管网络的模式。目前,温州市政府已经同意在重点乡镇设立41个工作站,第一批21个工作站人员将于年内上岗。慈溪市也在重点工业镇建立了3个质监站,在重点村设立村级协管员,招聘了200多名大学生充实村一级监管力量。衢州市以乡镇质监员、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为主体,建立白酒生产企业监督责任人制度,将取缔的白酒生产加工企业日常监管责任落实到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筑牢产品质量安全“防火墙”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廖小清 2007-12-24 48256F32002924A6482573BA00556161[B1-蒋一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