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打工路上与爱情相遇(小说)
· “民工写,写民工”
的生活质感
· 回 家(节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回 家(节选)
■郭盛昌
  (一)

  春节的气氛一天天浓了起来。

  上下班的居民们开始大包小包地往家拎着单位发的年货。集市上,物价虽然一个劲地上涨,可家庭主妇和大爷大妈们仍踩着三轮车拉着手推车满车荤的素的往车上装。就连空气中,都似乎飘溢着浓浓的香味,让人陶醉不已。

  这一切的迹象都表明,传统的春节,也就是年,在一天天地逼近。

  郭子、根子、老安,还有老周、老杨、老薛他们六个从湖北老家过来的民工,在享受着浓香的年味的同时,心却被年忽悠得倍感憋闷,越来越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郭子他们等着工地发工资回家过年呢!

  郭子、根子、老安他们一帮六人,都是人带人,跟着老周到北京的工地打工的。老周早几年来京,经验丰富,人又老道,自然就作了领队。

  民工的工资采用建筑工地中流行的年付,平时只能从包工领队老周手中领到五十块钱作为零花钱。这些钱用来买牙膏牙刷香皂毛巾香烟,偶尔也用来买上一本书,一份报纸,或用来上一趟录像厅。至于其他的钱,就只能等到年底回家前一次性领到手。

  钱虽然少,但郭子们明白,这也不能怨老周,老周每个月也只能从建筑公司王经理手里领到这么多。老周他也只是过过手而已!何况,老周同大家一样,每个月也只能拿到五十块的零花钱呢!

  说到底,不但不能埋怨老周,还得从心底里感激他呢。要不是他老周,这六个人,在偌大的北京,还不知道能否找到事做!

  都腊八了。腊八腊八,杀猪宰羊啦!郭子想到往年在家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热气腾腾的场面,舌头就不由自主地伸出了嘴,在铺满了干裂成一块块白皮的嘴唇上使劲地舔了几下,口里一股清流奔涌了出来。

  郭子吃了一年的工地饭了,多么想盛上满满的一大碗肉,美美地吃上一顿啊!城里人现在吃饭都讲健康讲营养,吃饭得吃小米棒子面等粗粮,吃菜得吃无污染的叶菜、根菜类的素菜。在山里遍地都是农民用来喂猪喂牛的山野菜,想不到在城里竟卖出了一盘20元的天价!郭子每天吃着一股哈拉味的油大锅熬的白菜梗,硬想不通城里人的精怪。

  (二)

  郭子想也白想,只好拼了命似地往嘴里塞那不是味的白菜和糟米饭。

  吃了饭,已是晚上七八点了。老周催着郭子上工。郭子说,周叔,你就会催工,有本事,把工钱给我,我好回家搂老婆,拿不来工钱,我今天不上工了!喊别个去!我今天要上街逛逛去!

  老周瞪了一眼郭子,转身去喊老安、根子、老杨、老薛他们,结果,老周喊破了嗓,也没能喊动一个人。每天从早上四五点干到晚上十一二点,除了吃饭睡觉,啥时候歇息过,牛马也有累了的时候,牛马也该备足些草料!都快过年了,钱还发不下来,你让人干啥活呢!

  一帮子人,再不理会老周的催工。成群结伙地来到了大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

  街上路灯灿烂。彩虹灯不知疲倦地变幻着无穷尽的图案和色彩。不远处的居民小区里,窗口散发着明亮温暖的光。不时在窗内晃动着的人影,透过灯光,在街上变长了又变短。不知从哪家厨房里,飘来了丝丝缕缕的香味儿!郭子心中突然间有一种碎的感觉,就像有无数只手在粗暴地想把层层包裹的心扯掉掰碎揉乱,眼眶里有了热哄哄的液体流动。在冬日寒风的吹拂下,那热哄哄的液体从眼角流到下巴,却已然变成了寒气逼人的冰珠。

  郭子们一帮人,原想热热闹闹地散散心,走到大街上,才发现在这个偌大的繁华的城市,没有去处。远处的歌厅、舞厅、洗浴屋在夜色中闪着暧昧的光,可携着空空如也的双手,郭子他们根本没有进去消费的资本,换句话说,就是有了钱,郭子他们又能有消费的资本么,想想哪家没有生病年迈的双亲和正在上学的孩子!

  (三)

  第二天,过了六点了,大家仍猫在被窝里,不肯起来。

  老周不停地跑进跑出,催大家上工。郭子和老安他们总算起来了,却慢悠悠地喝着稀饭。

  老周急了,冲大伙嚷道,不上工,上边不给工钱,咱谁都回不去!

  这一句倒是真的。郭子、老安、根子只好扛起了电锯和焊枪,钻出了地下室!

  郭子们干的是钢精工。也就是把钢材按照图纸,截成长长短短的规格,然后,再把它们焊成一体,形成脚手架、楼梯、墙骨、墙面、墙地板。

  顺着楼梯,郭子们一踏一踏地往上爬。埋着头,肩上扛着电锯焊枪,眼睛盯着脚底下的楼梯。冬日的风吹过来,刚从混浊的地下室出来的郭子觉得空气无比的清新,不由得猛地吸了一口。等到吸进了嘴,才觉得大事不好,肚子里一碗稀饭的热气被蜂拥而进的凉气顿时团团包融起来,只觉得满肚子的凉气乱窜。肚里的凉气和体外的冷风密谋好了似地,拼命地透过身上的薄棉袄向身体里钻。郭子只觉得骨头缝里都满是飞窜的寒气。

  郭子不由得弯了弯腰!一根烟的功夫,上了二十层的平台。

  平台上的风似乎更大,冬日的阳光像一个遥远的红灯笼,虽然有些许光芒,却丝毫感触不到些许温暖。想必,是太阳也怕冬日里的风,有些缩头缩脑,不敢放出光芒罢了。郭子戴上黑乎乎的纺线手套,不停地跺脚,身上似乎有些许暖意,用手去摸放在地上的钢材,钢材却像是要释放吸足了一夜的冰凉似的,手先是哧哧地直冒热气,继尔是更万箭刺骨地冰疼。郭子不由得咬紧了牙关!

  要是在家多好啊!郭子真恨不得立刻飞回家去,回到那个温暖的南方的家!

  可不出来挣钱,又怎么能过日子呢!

  郭子的父母都六七十的人了,落下了一身的病根,一到冬天就咳喘,一到梅雨季节就腿疼腰疼关节疼,反正浑身都是病。农村人,不像城里人,看病公家给报销,没有钱,只能在家死扛着呗!老人常叹息,自己现在儿孙满堂了,死了也值了!

  郭子想到父母,就一阵心酸,父母真是太伟大了,劳累了一辈子了,本应安心养老,却埋怨自己成了拖累!等挣了钱,一定给父母买些好吃好喝,再扯几套好衣服,也好尽些孝道。如果有余钱的话,再拉二老到县里查查看到底二老身体是啥病,给医治医治!

  郭子最满意的,是有一儿一女。儿女双全,金银不换。如今,儿女都上了高中,花钱海了去了。女儿在地区上高中,儿子在县里上高中,学习都不错。

  郭子想到家,就似乎忘了北京的冬日的寒风,他埋起头,对着钢材上的铅线,拉开了电锯,平时刺痛耳鼓的声音也似乎变得柔和了起来。锯片与钢管的激烈磨擦,激起了一串串火花,扑簌簌地落在脚下。脚上的胶鞋被火星溅得全是黑黄的小洞。

  (四)

  列车哐当哐当往前走。

  郭子困得不行,只好将腿往椅子下面伸,却不想椅子下面碰到一个肉乎乎的一团,用脚一蹬,哎哟了一声。原来椅子下面还睡着人。

  人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子,都有些昏昏欲睡,可恨的是,不停地有人起身要上厕所。于是乎,站在过道上的郭子他们就不停地起身让些缝隙,侧身让人过去。好不容易上厕所的人安顿下来,列车上穿着制服的人又背着大包小包地边走边叫,花生、饮料、啤酒、杂志,一遍遍叫嚷着往前去,一个叫嚷着刚走了不到十分钟,第二位叫嚷着的人又来了,只好再站起来让位。

  一车的人,脸上写满了不满和愤怒,却不敢怒也不敢言,只能乖乖地让位。

  于是,人过之处,又是一片呼呼啦啦的起立声和掉东西声。车厢里的空气似乎停滞了,有的人大声地喘着气,有人求坐在窗边的人开开窗透透气,却不料窗刚拉开,空气还没来得及清新,凛冽的寒风便呼啸着冲进了车厢。坐在窗边的人大叫受不了,于是呼拉一下,车窗又被拉了下来,密合得不露一丝缝隙。

  郭子困得不行,转了个身,用脚探了探自己后边的椅子下面,椅子底下空空如也。郭子一阵狂喜,挪过身体,伏下腰,将头探近了椅子底下,还好,头能钻进去,身体一定能钻进去。郭子立起身,把行李先塞在靠过道的边上,然后,将身体再伏在地上,一拱身,钻进了椅子底下。

  郭子的脸贴在了冰冷的地板上,感觉到了一阵沁入心腹的寒气。郭子只好用胳膊托住脸,不一会儿,就在滚滚的车轮声中沉沉睡去。

  等郭子醒来,已是第二天清晨。  

  郭子想起了老周、老杨他们,就往车后面挤。不时地踩着了别人的手啊脚啊,在引来一声尖叫的同时,郭子还得到了一连串的骂。郭子来到老周旁边,见老周正蜷成一团,偎着老安。老安则坐在地上,背靠着行李。

  老周不停地呻吟着,焦黄的脸上沁着一道道黑汗珠。郭子一摸老周的头,烫得吓人!老安有些惊慌,老周后半夜就开始发烧了,没办法,只好让老周偎着。老安的双眼也布满了血丝,一脸的疲惫不堪。

  郭子说,老安,你到我那边去,我来扶会老周叔。

  老安站起身,把老周扶到了郭子肩上,郭子斜靠着慢慢地坐在了地上。郭子把老周的头扶在自己的胸前,只觉得老周的头热得像一团火,老周的头上不断沁出的汗珠把郭子胸前的衣服湿了一大片。

  老周曾经黑红的脸,现在已变得苍黄,嘴唇上布满了裂纹和白色起皱的死皮。下巴上是长长短短的胡须。紧闭着的嘴唇和扬起的下巴,透出了坚强和毅力。

  (五)

  老周被老杨、老薛、老安轮流换位照料着。病情有了些好转。  

  第三天中午,车终于到达了终点。

  下了车的郭子们,却并不急于回家。他们互相搀扶着走进了火车站对面的一家浴池。

  痛快地交了钱,期望家乡的水能洗去一年的辛劳和一路风尘。  

  洗完了澡,刮净了脸,梳顺了头发。郭子、老安、老周、老杨、老薛他们层层打开了行李卷,从行李卷最里边变魔术似地抽出了一件件干干净净的衣服,套在了棉服上。衣服虽然有些皱巴巴,但拿拧干了的温热的澡巾一抹,立即就平顺了许多。

  出了浴池的郭子他们,一个个精神焕发,黑红的脸庞上竟凭添了许多红晕。老周也一扫火车上病秧秧的模样。

  人逢喜事精神爽!

  坐上了开往小镇的巴士,郭子、老安、老周、老杨、老薛他们竟高兴得互相打起趣来。

  家,离得越来越近了。

  一轮斜阳,户户炊烟。空气中溢满了炸丸子炸油饼炖大肉的香味儿。有一些性急的庄户人家甚至已放开了噼呖叭啦的鞭炮。隐隐约约,郭子似乎看到了火红的对联和父母的笑脸、儿女的欢跳、妻子的爱抚。

  一年的辛劳和酸楚,顿时化作了飞烟。面对着熟悉而又亲切的一切,郭子真想大喊一声:

  回家了,回家了!

  回家的感觉真好!

  

  [作者简介]郭盛昌,现居北京,自幼喜爱文学,多年漂泊在外仍写作不辍,偶有作品在各媒体露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4 回 家(节选) ■郭盛昌 2007-12-21 48256F32002924A6482573B50034DFCA[A1-章瑞华≈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