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让思维变得宏大起来
· 华人数学家纵论数学教育
· “一流考生”与“一流学生”
· 还数学以本来面目
不要把“奥赛”变成另一种考试
· 学会观察自然思考社会
数学要有让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流考生”与“一流学生”
  几天前,女儿打电话告诉我,她最近参加了全澳洲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而且还获了奖。从女儿的口气中听得出来,对此她十分自豪。这也难怪,女儿到澳大利亚留学仅仅才10个月,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应该说是不错的。

  高兴之余,我还是有些疑惑。因为女儿功课十分繁重,她究竟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呢?经女儿解释我才了解到,原来国外的这类竞赛完全不同于国内。

  首先,参加竞赛完全靠个人自愿,而这种自愿又源于个人对参赛学科的兴趣,并非老师指派、安排。

  其次,学校根本不安排时间进行所谓的层层选拔、重点培训、试题辅导、模拟比赛之类的活动。

  最后,参加竞赛的学生没有任何特殊待遇,每天照常上课,并且不允许以参赛为由不交作业。即使参加竞赛耽误了当天课程,也必须补回来。

  “国际数学双子星”拉佛格中的弟弟文森·拉佛格,16岁时曾以中学生的身份参加过北京举行的第31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且获得金牌,而那次与文森同场竞技的中国队中也有5人获得了金牌。10年过去了,文森成为国际知名数学家旧地重游,可那些同样登上领奖台的中国伙伴又有几人成为称雄世界的数学家?

  曾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制度能够培养出世界一流的考生,但很难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学生。当一个国家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所换来的只是各类学科国际竞赛中的金牌,而没有培养出真正献身于这些领域的一流科学家时;当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路只是放在培养一批具有高超解题技能和应付考试的学生,而不是放在培养各类社会所需人才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师级科学家时,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就只能表现在有一流的考试水平方面,而不是体现在拥有一流的人才方面。据《中国经济时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一流考生”与“一流学生” 2007-12-20 48256F32002924A6482573B6001517E8[B1-周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