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中美正在建立愈益成熟的贸易关系
· 贸易平衡 汇率改革 食品安全 节能环保
· 要闻简报
· 美国成为我国公民
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
· 美中两国人民高度肯定
双方贸易对彼此有利
· 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 纽约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开业
· 工资薪金支出可税前扣除
· 三千文物展示屠城血证
· 希望达赖集团以实际行动
放弃“西藏独立”主张
· 胡锦涛会见韩国总理
· 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小产权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新扩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明日竣工开放——
三千文物展示屠城血证
  12月13日,投资3亿多元扩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竣工开放,引起世人关注。

  历史是永远的教科书。位于南京城西江东门“万人坑”遗址的纪念馆,建馆22年来,以撼人心魄的警示教益,吸引了1400万海内外观众。扩建后的新馆,以更具震撼力的历史遗存、更加丰富的文物史料和寓意深刻的建筑设计,启迪人们“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今年7月,一部由美国人制片、导演的历史纪录片《南京》,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片中最令人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原始影像资料,就是当年留在南京国际安全区救助中国难民的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

  在纪念馆新落成的近万平方米的展厅内,约翰·马吉的这台16毫米摄影机和4盒原始胶片,与其他3000多件见证历史的珍贵文物和3500多幅历史照片,成为《人类的浩劫——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的重要史证,向人们诉说当年侵华日军的残虐暴行。

  为搜集更多的历史证据,从本世纪初起,纪念馆向海内外广泛征集文物史料,这次展陈的大量珍贵文物就是从1万多件馆藏文物中精选出来的,其中许多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步入展厅,拾级而下,在被复原的日军轰塌的古城墙下,赫然可见一座高约3.6米、宽2.6米、重达32吨的混凝土结构地堡,这座经历战火的历史文物,是当年中国守军在南京江宁为抵抗日军修建的防御工事,它见证了中国军队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壮举。

  展厅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小瓶,这是我国第一个公开慰安妇身份、已于今年4月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雷桂英老人生前所赠。这个装高锰酸钾的小瓶,是侵华日军让慰安妇使用消毒剂用的,看到它,雷桂英老人的血泪控诉犹在耳畔。

  日本名古屋僧人大东仁近年搜集到的一个“南京沦陷棋盘”,是战时日本为儿童制作的游戏玩具。这个棋盘中刻着一张中国地图和一些中国城市的地名,游戏者可用小旗插在这些地名上,意为“攻占”。这一军国主义教育工具,使人们认识到那场罪恶战争的思想根源,令人警醒。

  根据历史资料和幸存者回忆,纪念馆还复原了当年三户家庭遇难的场景。看到复原后的场景,父母和两位姐姐都被日军杀害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失声痛哭:“当年的情景就是这样!”

  朱成山说,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纪念馆首次在展厅中设立了历史证人“档案墙”。在这道高高矗立的墙内,摆放着12000多份南京大屠杀历史证人的档案,其中黑色代表遇难者,共有9620份;蓝色代表幸存者,共有2663份;灰色代表外籍人士和侵华日军老兵,共有142份。在这些可供参观者查阅的档案中,详细记载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情况,幸存者和战争亲历者的证言。

  新馆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几组形神俱备、细腻逼真的艺术雕塑。由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吴为山教授精心设计的大型雕塑《家破人亡》、群雕《市民逃难》、主题雕塑《冤魂呐喊》《胜利之墙》,成为凸显各个展区主题的“点睛之笔”。在和平公园里,著名雕塑家、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孙家彬创作设计的高达30米、用汉白玉制作的《和平》雕塑,以一对手托和平鸽、展望未来的母子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类对和平发展的期盼。

  新华社记者 徐机玲 蔡玉高 石永红

  (据新华社南京12月1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要闻 00003 三千文物展示屠城血证 2007-12-12 48256F32002924A6482573AE004CBA99[A0-新华社记者≈B1-郭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