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远去的韶光
· 冷漠的报复
· 秋叶情怀
· “故乡的食物”
· 苍茫塞外
· 老桥之记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冷漠的报复
□唐文胜
  漂泊在南方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久了,见惯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原本热血沸腾,嫉恶如仇,深具爱心和正义感的我渐渐变得麻木了。直到五年前,这无情冷漠不仅击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我才如梦初醒。

  那天夜里,我去火车站接人。两天前,岳母带着我的女儿去广州看病,约好今夜归来,要我晚上去接。我来到人头攒动的火车站候车室。车尚未到,我在候车椅上坐下,随手摸出根香烟点燃,双眼四面打量着周围的旅客。

  我对面的椅上躺着一位青年,不知是什么原因,他竟在这鱼龙混杂的候车室里安详地睡熟了。不一会儿,从门外进来了四五个小青年。走在前面的是个烫一头卷发、留撮八字胡的瘦子。他们在入口处稍停片刻,嘀咕一阵后,便向着不同的方位背手缓缓踱去。他们的眼睛骨碌碌地转着,瞧装束和那不怀好意的神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不是“善类”。

  “卷发”向那熟睡的青年盯了足足两分钟,才立起身来若无其事地走了。“劳驾,借个火!”话音未落,凑过来一颗长着乱草似的硕大的头颅,一只被烟熏得蜡黄的手伸了过来。我镇静地抽出烟来点燃。不一会,“卷发”再次在那熟睡的青年身旁弯下了腰,轻手轻脚地撩开衣服。不好!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不由得两眼发直,赶紧用手捂住了嘴巴。原来那睡觉的青年别无他物,只有裤子口袋鼓鼓囊囊的。只见“卷发”大模大样地掏出一把小剪刀,对准那胀鼓鼓的裤袋咔嚓起来。

  我浑身不由燥热起来,一股血直往脑门上涌,两手也不由握成了拳头。我把眼光射向那熟睡青年的邻座。只见那戴着眼镜的中年人、那两个摩登女郎、还有那农村妇女和老大爷各自搂紧了自己的行李,身子一动也不动,两眼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卷发”。正当我想大吼一声猛扑上去时,幽灵般地闪出了“卷发”的那些哥们。且慢,我马上坐回椅子上,心里迅速盘算开来:抓住那双黑手,制止那罪恶的勾当吧,势必会惹来麻烦,弄不好还会有生命危险;“卷发”他们人多势众,这边除了自己外,那熟睡青年不一定醒来。即使醒来了,他回过神来总还要一些时间,那无疑于引火烧身。此时,我原本要冒火的眼睛顿时黯淡下来,头无力地垂了下去。我希望那熟睡小伙子马上醒来,必要时自己定会助他一臂之力;我又盼望着猛然听到半空中震天价一声大喝“住手”,接着冷不丁地冒出一个大盖帽。可是,这一切设想都没有出现。

  “卷发”作案完毕,转过身来,那眼神是嘲弄?蔑视?炫耀?我想转过脸去,但眼睛不听使唤,定定地与“卷发”对视了半分钟。末了“卷发”扮了一个鬼脸,便吹着口哨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许久许久,我还没有回过神来。

  列车进站的铃声响起,那熟睡的青年一骨碌爬起来,套好鞋,伸手往裤袋探去,只见他的手哆嗦了一下,怔怔地站在原地。一会儿,他手忙脚乱地上下左右口袋翻了个遍,还伸长脖子往椅子下面张望了好几遍,满脸露出困惑的神色。还亏那农村老大爷颤颤巍巍地走近来,跟他耳语一阵,他才用狐疑的目光瞥了我们一眼,我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头不自觉地低了下去。待我重新抬起头来,小伙子已随着人流出了检票口。

  一列慢车停了下来,我没有发现岳母那熟悉的身影,可能是坐下一趟车来吧,还要等两个小时呢。我在心里小声地嘀咕了一句,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坐下。我的脑海里不时闪出“卷发”那狡猾的笑。连续几天几夜的加班,使得我再也支持不住了,头像灌了铅般沉重。一阵脚步声传来,我恍然惊起,使劲睁开朦胧的双眼,下意识地打量着来人。还好,不是“卷发”,来者穿着一件印有“老年体协退休工人运动会纪念”字样的运动服,背微微有些驼,是个又矮又瘦的老头。再看看四周,也不见“卷发”他们那一伙人。我虚惊一场,很满意自己的警惕性。我把手伸进兜里,那里不仅有我还未来得及存入银行的1000元工资,而且还有妻子跟我谈恋爱时送给我的定情信物——一只精美的汽体打火机。想到这里,我连忙走进卫生间,把钱包和打火机收进内裤口袋里。做完这些,我放心地拍拍屁股,安详地侧身睡在长椅上,不一会儿便进了梦乡。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喧哗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赶紧坐起来,睁眼一看,许多人围在自己身边,那退休老者正紧紧攥着比他高出一头的“卷发”的右手。噫!“卷发”怎么又来了,我全身刹那间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手急忙往自己的臀部摸去。糟了,怎么长裤子开了个巴掌大的口子,内裤里的钱包早就不翼而飞了。我马上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人们把“卷发”扭送进了车站派出所。老人将“卷发”行窃的情况向民警作了介绍,在事实面前“卷发”供认不讳。

  走出派出所,我静静地立在原地,目送着老者矮小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夜色里。虽然自己的东西失而复得,但我觉得自己丢掉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东西。我狠狠地向旁边的电线杆擂去一拳,悔从心中来……

  

  [作者简介] 唐文胜,男,进过军营,当过保安员、勤杂工,开过音像厅、药房, 业余喜欢读书写作,先后有二十余万字的作品在《羊城晚报》、《湖南日报》、《湛江文学》、《辽宁青年》、《南方日报》、《工人日报》等四十余家报刊上发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冷漠的报复 □唐文胜 2007-12-7 浙江日报000152007-12-0700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