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鸦片战争爆发地应在舟山
· 钢琴大师刘诗昆
西子湖畔再奏《黄河》
· 学生当“助教”
· 全国计算机等级
考试新增四个科目
· 65岁以上将享受政府津贴
· 一个抄书匠的快乐时光
· 猴子不“计划生育”
生态环境承载“超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个抄书匠的快乐时光
他用钢笔抄了两遍《红楼梦》,从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找到心灵的愉悦
  本报讯(记者 刘慧 实习生 杜凌燕) 杭州的一位青年用钢笔抄了两遍《红楼梦》,共计200多万字。如今,西泠印社出版社以他手抄的6卷《红楼梦》为蓝本,出版发行了钢笔书法字帖《红楼梦》。  

  这位年轻的抄书人叫胡波,今年38岁,是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杭州办事处业务部的职员,也是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从7岁起,胡波就开始练字, 30多年来临摹了数不清的字帖和碑文。2004年的4月1日愚人节,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任务:抄一遍《红楼梦》。胡波希望从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找到心灵的愉悦。

  抄书就这样戏剧化地开始了。胡波平均每天要花上四五个小时与《红楼梦》相伴,边抄边赏,几入幻境。渐渐地,这种简单但充实的生活强烈地吸引了胡波,他把空余时间都利用了起来,同事们热衷于炒股的时候,胡波在抄《红楼梦》;朋友们在饭店聚会的时候,胡波也在抄《红楼梦》;到外地出差的时候,胡波还是带着墨水、钢笔,在宾馆里抄《红楼梦》……

  2005年12月,胡波抄完了第一遍,他感到自己的书法一下子有了突飞猛进。为了完成一部高质量的作品,他决定重抄《红楼梦》。2007年9月,胡波的《红楼梦》钢笔书法字帖终于由西泠印社出版。

  3年抄红楼读红楼的时光让胡波感悟了很多:“不管是贾宝玉这样的公子哥儿,还是农民工这样的劳动人民,生活的快乐和意义都是要靠自己去寻找的。”在外人看来枯燥乏味的抄书过程给了胡波无尽的快乐,现在,胡波已经开始抄《三国演义》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9 一个抄书匠的快乐时光 2007-12-6 48256F32002924A6482573A6002DA8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