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旅游休闲
3  4  
PDF 版
· 走进新昌,董卿“从一游到亿”
· 导游词别太“传说” 
· 上海千名老人游太湖源
· 温泉养生成市民生活新宠
· 走进布达拉宫
· “湖鲜节”让游客大快朵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走进布达拉宫
  雪山、草原、美丽的喇嘛庙……

  八月的西藏,天晴气朗,清风微微。我们一行人走进了令人神往的雪域高原。带着对古代文明膜拜的心情,我们踏进了拉萨充满神秘的喇嘛庙——布达拉宫!

  在早晨太阳的照耀下,布达拉宫金色的屋顶熠熠生辉。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辉映,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布达拉宫坐落在古城拉萨的玛布山(也称红山)上,最高处海拔3767.19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殿。相传公元7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成此宫。现有建筑群为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受清朝册封后开始兴建,并经过历代达赖不断扩建而成。1959年前,布达拉宫是五世达赖之后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从7世纪起,先后共有9个赞普(藏王)和10位达赖在这里居住过。

  在参观布达拉宫时,同行的灵隐高僧对我们说,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是不一样的,所以藏族寺庙和汉族寺庙也不相同,它没有前殿、后殿,也没有大雄宝殿,只是按照古时候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天圆地方”这样的概念而建造。从入口经曲折石铺斜坡路,直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通过厚达4米的宫墙隧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大殿。有史料记载,自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以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达赖转世都须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这里就是历代达赖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

  红宫是达赖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在灵塔殿内有8座灵塔,其中五世达赖的灵塔规模最大。据记载,仅镶包这一灵塔所用的黄金就达11.9万两之多,经过处理的达赖遗体就保存在塔体内。西大殿是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是红宫内最大的宫殿。殿内除乾隆御赐“涌莲初地”匾额外,还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赐大型锦绣幔帐一对,为布达拉宫内的稀世珍品。传说康熙皇帝为了织造这对幔帐,曾专门建造了工场,并费工一年才得以织成。从西大殿上楼经画廊就到了曲结竹普(即松赞干布修法洞),这座公元七世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面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

  顺着蜿蜒曲折的走道,迂回在布达拉宫内,眼睛所能看到的都是镶嵌了各种宝石的达赖喇嘛的灵塔,各种形态各异的神像,一个个都慈眉善目,在酥油灯的微光映衬下显得古老而神秘。一旁的喇嘛在颂经,虔诚的教徒不停得给灯添着酥油,五体投地膜拜着,将手中为数不多的角票一一放到神龛前。

  眼前的布达拉宫,古老而神圣。 我们离开西藏的那天正好是雪顿节开幕,也是藏历晒佛的日子。车子路过的时候,远远望去,布达拉宫门口烟雾袅袅,人头攒动,那些从西藏各地赶来的信徒们朝着布达拉宫五体投地膜拜,他们是那样的虔诚。(俞亦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旅游休闲 00008 走进布达拉宫 2007-11-23 48256F32002924A648257329002808C1[B1-骆逸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