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展览方与观众的互动是广泛的。莫斯科的观众往往会提出一些专业性的问题,比如有人问道:“丝绸在中国是可以制作乐器的吧?”周旸解释说,中国古代就有用丝绸做弦的方法,有些乐器也用丝绸做装饰。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宫女身着丝绸服装在音乐的伴奏下,参与皇宫的歌舞表演。还有人出于对文物的爱护,提出中国丝绸精品不宜长时间对外展出,请教中国丝绸博物馆有什么保护良方。俞志达向观众透露,为了配合中方搞好“丝国之路——5000年中国丝绸精品展”,俄方专门从德国进口了世界上先进的设备,可以按照需要控制光线,并且恒定温度和湿度,不会对展品造成损害。这下,关心文物的观众放心了。
对中国丝绸产生浓厚兴趣的何止普通观众。事实上,不少俄罗斯博物馆界的专家也将为“丝国之路——5000年中国丝绸精品展”服务当成了一次学习了解中国文化的宝贵机会。
当180余件中国丝绸精品从喀山鞑靼共和国运往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的途中,俄方迎接人员就紧随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赵丰,不停地了解丝绸知识。到达莫斯科后,按照行规,中俄双方博物馆专家要进行点交展品的程序。通常情况下,这种程序无非是将实物与照片进行对比,然后留下登记造册。180多件展品的点交过程最多不过一天就能结束。但是,中国丝绸精品的点交却花了整整3天。热爱中国文化的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专家把点交过程当作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于是,他们所做的事不再是例行公事式的单纯点交,而是向赵丰问这问那,每一件展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都成了赵丰的“授课”内容。在莫斯科国家博物馆,中国丝绸精品的点交现场变成了课堂。
原本以为对中国丝绸有些认识的塔玛拉·伊古姆诺娃也加入了学习的行列。这位负责外事和展览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在中国丝绸精品面前异常激动,用她的话说,犹如梦幻一般。许多有关中国丝绸知识上的盲点促使她立即做起功课:查阅相关资料,并向中国丝绸专家虚心求教。
在莫斯科,当俄罗斯国家电视一台记者请俞志达用一句话概括“丝国之路——5000年中国丝绸精品展”的意义时,这位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认真地说道:“让寄托着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绚丽丝绸,成为中俄两国人民沟通和交流的纽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