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山谷时代
走向蓝色海洋时代
——温岭市域总体规划解读
【新闻提示】
9月2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下文,批准《温岭市域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被批准实施的市域总体规划。同时获得省政府批准的还有《温岭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专题报告》,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获得批准的“两规”衔接报告。《温岭市域总体规划》的批准实施,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新闻背景】
温岭市是浙江省优先培育的中等城市,全省17个扩权县之一,先后获得“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全国科技先进县(市)”等称号,是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小龙”之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温岭市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规划是温岭市委、市政府推进城市化的“龙头”。自1980年以来,已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温岭市老城区与各城镇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有条不紊地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尤其是由市区、泽国镇、大溪镇组成的“大三角”地区城镇发展最快,工业产值占全市的26%,财政收入占全市的39%。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也面临不少难题。第一,农村工业遍地开花,城市边缘的农村地区呈现加速发展势头,农村与城市争夺空间资源,对城市发展造成很大障碍。第二,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不平衡,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快,但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落后于城镇。第三,需要进一步整合道路交通设施,避免空间的混乱。第四,“大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水体恶化严重,大气污染现象也屡有发生,地面沉降现象不可忽视……
传统的城市规划已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破解上述难题,必须要有一个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全新规划。
基于这样的背景,2004年开始,温岭市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着手研究和编制《温岭市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经过近4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第一个县市域城乡统筹规划成功出炉,命名为《温岭市域总体规划》。
【主体解读】
“大三角”及其扩展地区的城市发展空间
【背景分析】
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温岭市,陆域总面积925.82平方公里。沿海分布着大小岛屿169个,海岸线长达235公里,是一个“四山一水五分田”的沿海平原丘陵区。目前,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已经逐步从原有的独立组团逐步向区域一体化组合城市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三大矛盾:城市快速拓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和城镇发展的矛盾。解决三大矛盾,必须更新规划理念,即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建设节约型城市;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本地城镇化。
【现状测评】
近年来,温岭市政府不但重视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修编总体规划,而且,为了更好地指导城镇、村庄的建设,还十分重视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村庄规划及工业城、开发区的规划编制。“大三角”地区作为温岭市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规划的编制也走在温岭市的前列。大溪、泽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90%以上。深入细致的规划,为城镇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在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小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回顾温岭20多年规划编制、城市建设的历史,虽然规划的滞后问题仍然存在,但城市总体规划对温岭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始终是主要的。规划的视角从早期的就城市论城市转到了从区域角度研究城市,4轮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延续性也有了较好的体现。
目标与定位:
东西并进 整体跃升
温岭市区是温岭市政府驻地,自建县以来一直是全市的政治中心。从目前来看,温岭是台州市除市区以外的第二大经济实体,而由市区、泽国、大溪组成的城镇核心区辐射带动着全市116万人口,相当于台州全市人口的1/5。无论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来看,温岭市都是台州市非常重要的二级中心城市。
根据温岭的这一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温岭市域总体规划提出的温岭城市综合发展目标是:实现“三大跨越”(向经济强市跨越、向文化大市跨越、向中等城市跨越),建设山水园林型组合城市,全面实现现代化。同时,《规划》也提出了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即把温岭建成新兴产业城市、适宜居住城市、山水园林城市。
在提出上述目标的同时,规划还确定“大三角”地区的城市性质为“台州市的副中心城市,温台沿海产业带重要工业生产基地和商贸中心”。其主要职能包括:温岭市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高等教育园区、工业生产基地、旅游服务中心、公路、铁路和水运交通枢纽。
规划对“大三角”地区的整体定位意义深远:
第一,满足区域发展对温岭市的发展要求。随着温台沿海产业带的建设和温台地区城镇群的形成,温岭“大三角”地区将成为甬台温城镇发展通道上的重要城市聚集地区,起着北连台州市区,南接乐清和玉环的重要作用。这一地区人口密集,经济高度集中,无论从地理区位上还是从人口、产业的分布上,温岭都应该成为台州市域范围的副中心城市,与台州市区一起共同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从台州市区的发展来看,今后力争建设一个拥有大港口、大工业、大交通的大城市。该城市的中心位于椒江区,今后发展的重心也将围绕椒江两岸展开,既使把温岭和台州看成是统一的城市体,作为一个特大城市,也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个城市中心,也需要在温岭地区建设一个包括商业、服务、文化等功能齐全的副中心。
第二,满足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需要。根据台州市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今后在台州市域内将形成“十大产业之都”,其中摩托车生产之都和塑料产品生产之都主要在温岭“大三角”地区。特别是沿海工业发展带尚未形成之时,“大三角”地区作为温岭市域内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在相当长时期内是难以取代的。“大三角”地区目前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影响的专业市场,商业贸易在温岭市占有绝大多数份额,作为温岭的商贸中心是“大三角”地区重要的城市功能之一。
第三,满足城市自身功能提升的要求。多年来,温岭市区一直是以县域中心为目标进行建设的,泽国、大溪等周边城镇也是按照建制镇要求来发展的。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地位的提高,原有城市和建制镇的服务功能已不能满足今后的发展需要。未来温岭必须按照大城市的规划要求提升自身的各种城市功能,包括商业、服务业、文化、教育、交通等方面,特别是要弥补高等教育发展的不足,以满足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谋划与构建:
“六个走向”实现“六大特色”
从温岭的城市发展历程看,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
点状发展,于明清时期形成早期城镇,这一时期城镇规模相对较小,城镇间联系也较少,整体布局上呈点状分散。
两极发展,推动太平、泽国两镇不断壮大。
三足鼎立,大溪镇迅速崛起。
密集发展,“大三角城市区”形成。
“大三角城市区”的形成,是温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结果,《规划》提出了空间发展的战略设想,即“六个走向”实现“六大特色”。
——由小城镇走向大城市。目前“大三角”地区总人口74万,占全市人口的50%以上,城市人口43.74万,如果考虑已经实现就业转移的农村人口数量,实际已经达到了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今后的任务是,完成人口的集聚,完成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第一步是实现人口从分散走向相对集聚,第二步是从中等城市走向大城市,实现人口在各城市组团间的合理分布,通过城市空间的扩展,实现城市功能的提升,提高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实现建设大城市的发展目标。
——从个体发展走向区域协调。目前的“大三角”地区,实际上是各个小城镇的简单集合,尽管边界有所衔接,但尚未真正融合在一起。这些区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功能,有自成体系的道路交通系统和各种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从个体上功能布局相对合理,但作为整体则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因素。为了协调各区块之间的发展,重新组合城镇发展空间,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需要对城市布局进行整合,适当调整部分地区的用地性质,重构道路体系。
——从绿色山谷走向蓝色海洋。由于历史的原因,温岭市区的发展长期偏重于山区的谷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及与外界联系的增强,这种“绿色山谷”式的布局越来越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从谷底向外扩张,是温岭市区必然的发展趋势。经过历次城市规划,温岭市区已逐步从谷底向外走了出来,城市建成区从1988年4平方公里发展到今天的24平方公里,面积增加了6倍。今后还需要从 “大三角”扩展到“金十字”,继续发展至蓝色海洋。这种全新的发展概念提出,不仅拓展了市区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扩展了发展的视野。海洋经济时代的呼唤,把温岭的发展推向滨海的温黄平原地区,走向蓝色海洋。
——从农村工业化走向城市化。温岭市以及“大三角”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局面,不仅实现了工业发展初步积累,完成了工业化发展第一阶段的进程,也为城市化发展,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农村工业化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的非集约化使用和环境污染,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制约了中心城市与其他城镇的集聚发展。因此,对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温岭市,应该促进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市集中,向重点镇和小城镇集中。对“大三角”地区来说,要在工业化发展模式上尽快实现从农村工业化向城市工业化的转移,促进产业集约发展。
——从生产性城市走向山水园林城市。温岭市依山傍水,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变单纯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辐射作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城市与环境的关系,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宜居的生活、生产环境,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条件,建设山水城市是温岭城市发展的最佳选择。
——从“大三角”走向“金十字”。综合分析“大三角”地区的人口、用地、环境、产业和未来发展趋势,作为构成温岭市核心的温岭市区,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向东扩展,将新河地区纳入核心城市的组成部分,打开通向海洋发展的通道,与沿海产业带联系在一起。在城市形态上,形成“十”字型的构架,由泽国到温岭原市区形成纵向发展轴,由大溪到新河形成东西向的发展轴,从而实现从“大三角”走向“金十字”的转变。
支撑与保障:
公共服务加生态管理
要加快“大三角”及其扩展地区的城市发展,交通要先行。为此《规划》提出了对外交通实现“三化”:
1.对外交通快速化。建立快速对外交通通道,与城市交通适度分离,但要加强与城市道路连接的便捷性。
2.物流现代化。为了适应未来产业基地与商贸中心城市的发展需要,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高起点构建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促进物流向社会化、规模化发展。
3.运输方式多元化。除了继续发展公路运输外,还要加强铁路、水运交通的发展,形成多重运输方式相互配合、彼此联系的运输系统。新建铁路及客货运枢纽,提高航道等级,完善港口设施。
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城市交通策略:
1.城市路网结构与城市发展方向相匹配,加强城市轴向交通联系,增强城市的辐射功能。各区块之间的交通联系逐步由公路衔接转变为城市快速路衔接。加大泽国至太平、大溪至新河之间的干路网密度。
2.明确道路功能等级,一方面使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适当分离,互不干扰;一方面统一和协调道路等级与道路断面,以便形成大城市道路系统。
3.加强交通管理,建立现代化交通管理系统,保证城市交通安全高效。
4.加强静态交通设施建设。为了满足城市机动化的要求,建设立体化停车设施。
城市现代化程度越高,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越高。《规划》对“大三角”及其扩展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统筹安排各项文化、体育、文教、医疗设施。
以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为中心主体,以郊区山体林地、风景区为绿色背景,以“三纵一横”生态廊道为纽带,城市公园为重点,形成山水相融的网状绿色空间系统。这是《规划》提出的城市生态系统总体布局。
该系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生态绿地系统。针对“大三角”地区的发展趋势和土地利用特点,从远景发展的战略高度,运用城市生态学原理和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强化城区郊外的山、林、水系及景区的保护,组织支持城市发展的绿地空间。在此基础上,构筑城市绿地系统的支撑框架,指导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布局结构。
第二层次为城市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系统。在建设用地范围内,重点解决未来建成区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满足城市景观建设、城市避灾防灾和市民游憩娱乐需求。
城市风貌是反映城市精神气质的城市环境特征,温岭城市风貌的基本要素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城市建筑景观三个方面:
自然景观:“大三角”位于雁荡山东脉,地处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处,城市三面奇山环抱,风景区众多,景色怡人。周边著名的山体有长屿硐天、五龙山、景坑、江厦、楼棋尖、方山、紫莲山等。其中五龙山脊有一巨岩巍然耸立,酷似美人,称为石夫人峰,是温岭市的标志性景观。
水网如织是“大三角”另一自然特征。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集,主要河流有金清港、月河、保守河、双桥河、横峰河、翁岙河、江洋河、大溪河、潘郎河、石粘河。于横峰金清河至北山之间形成狭长的水网密集区,称为九龙江。这些河流水系与城市乡村共同构成秀美的水乡田园风光。
人文景观:温岭市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有晋朝的崇国寺,唐代的普照寺、流庆寺,宋代水闸和明代烽火台、文笔塔、五凤楼、金清大楼等历史建筑。长屿硐天是1500多年来的采石遗迹,洞群众多,景观奇特。
温岭市有悠久的建城史,“大三角”范围的古城遗址有太平“方城”、新河“所城”皆始建于明朝。还有保存尚好的新河十字街、寺前桥街和温峤老街。
温岭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有舞狮、花灯、台阁、大奏鼓等民间艺术,又有糖鱼、糖糕、麦饼、麻糍等风味小吃,还有刺绣、草编、石雕等传统工艺。
城市建筑景观:温岭城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建筑大量涌现,这些建筑在风格上呈现多元化特征,形成一些新的城市景观,为城市带来了现代化气息。
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为此,《规划》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框架,作为城市发展的保障机制。适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编制涵盖“金十字”地区的城市总体规划,规范建设标准;加强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管理,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统筹安排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统一调配城乡发展资源,完善财税、产业、土地政策,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实施“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职能转变,将政府工作重心从经济发展转移到公共事业建设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