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无车日”,全国100多个城市,活动蔚为壮观,社会舆论声势浩大,个中积极意义被充分解读。怎样赋予“无车日”更切实更久远的“意义”?
“无车日”,需坚持
上午11时许,上海市淮海中路,02路公交车司机老杨踩着油门畅快地说:“通!畅!难得能在淮海路上开得这么轻松。真希望天天都是‘无车日’!”
22日,上海划定了三个“无车”区域:南京路、淮海路两条繁华的商业街,以及紧邻上海金融中心的小陆家嘴区域。
一日之变,人们感同身受,随之而来的是期盼。
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陈小鸿认为,“无车日”不是应景的任务,如果运动式地热闹一番之后一切照旧,那就背离了“无车日”求“变”的本意。
公交优先,不仅“一日”
记者走访上海三个“无车”区域发现,道路固然大为畅通,但沿线的地铁变挤了。
“无车日”某种意义上是“公交日”。然而,目前许多人出行不利用公交工具。上海市交通局局长李文辉坦言,这些年,上海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鼓励“公交优先”,但目前上海市民的出行方式中,利用公交的仍只占22%左右,与一些发达国家60%的公交出行比例相差甚远。
上海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陆锡明说,延续“无车日”理念并非一日之功,政府在规划和设计上要做很多。有的城市规划缺乏民本意识,道路设计图气派;有的城市“道路越拓越宽,小车列阵蜗行”的现象随处可见。
上海市交通局副局长五一说,如果百姓坐公交能够就近乘、很快达、坐得舒适、价格实惠,那么,不需要政府“推动”,老百姓自然被吸引。
维护“公共路权”
“无车日”的景象,牵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道路,是谁的?
现实中,一些决策者为了提高车速,片面强调建造大马路、立交桥和拓宽旧街道,由此,自行车道被不断压缩,行人过马路,也成了与车辆较量的危险游戏。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专家杨晓光指出,上述情况折射出当前社会观念中的某种“轿子文化”,一些人认为豪华车高人一等,一些公务车成了不用遵守信号灯的“霸王车”。
上海社会学会会长邓伟志认为,道路是公共空间,首先是属于公众的,路权不是“私权”。
邓伟志说,“无车”不是要让时代倒退,而是要让社会逐渐形成“无车思维”,一种“路权公为先”的观念。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形成“放大公众,限制小众”的路权观念,这是“无车日”的根本意义所在。
高路
(据新华社上海9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