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苍南县霞关镇镇长许明华仍清晰记得“韦帕”台风登陆的那一刻:
今天凌晨2时10分,从早到晚的暴风雨突然停了下来,使这个沿海渔镇变得异常的寂静。他向全镇120余名镇村干部群发短信:“现在霞关镇正进入台风‘风眼’中,请全体干部、各村居做好准备,严禁外出……”
在今天中午的采访中,一身疲惫的许明华告诉记者:近年来,强台风屡屡在霞关一带登陆,2005年的“海棠”和2006年的“桑美”,无一不造成惨重损失。近日,“韦帕”警报传来之后,镇领导凭着网上台风预报路径图和卫星云图进行分析,预感到这次台风来者不善,极有可能又在霞关登陆。尽管有些人说,进入九月后,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次台风在苍南登陆……
但是,镇领导“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及早在精神上、物质上做好迎战台风登陆的各项准备。昨天一早,全镇干部就进入紧张的防台部署之中。海上抢险队组织424艘渔轮回港、1800名渔民上岸避风;地质灾害区抢险队和3个片区的转移小组帮助4500名群众安全转移,确保台风过后“零伤亡”。许明华动情地说:“不能由于我们的懒惰或疏忽造成百姓伤亡。不然,我们会愧疚一辈子。”
与往年不同的是,去年“桑美”之后,受灾的村民已经住进了新建的3个灾民安居小区,281间新居里的村民如今不用担心转移了。还有镇里建立的标准避灾安置点,这次派上了大用处。60多名镇干部分头到13个村(居),挨家挨户动员村民转移,像篦子一样反复清查到户。直到零时停电后,各村干部还在摸黑再作一次检查。
三星村有名产妇守着不满20天的婴儿,不肯离开简陋的土屋。镇干部潘友建找她的公公说明危情,动员这一家全部搬离。年轻的妈妈月子里怕风,老潘急忙叫来出租车,把她“破例”安排到避灾点的单间里安置,还特地为她买来草席、棉被等。
仙岩村孤寡老人吴祖雄的家在山顶,可他不愿转移下山,甚至说:“我年纪大了,也走不动了,与这个家共存亡。”镇宣传委员罗伟科一次劝说无效,二次三次再敲门,最终陪他摸黑下了山。
澄海村党支部书记黄天旋在南滩山上合伙经营柚子园,5100多棵柚树已经果满枝头,山坡放养6000多只鹊山鸡。他知道这场台风对他的柚子和山鸡凶多吉少,昨天一早,他上山看了最后一眼,含着眼泪下山带领村干部转移群众,一直忙到深夜,先后转移群众160多人。当他今天清晨来到山上时,只见满坡被台风吹落的柚果,鸡棚倒塌,死鸡遍地。他在雨中对记者说:“眼泪往肚里流,也要留在岗位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才是天。”
现在,霞关镇可以自豪地说:在这个“韦帕”台风的登陆点上,出现了“零伤亡”的奇迹,并且没有一间房屋倒塌。
“韦帕”强台风从霞关起步,横扫苍南全县。
马站镇去年遭受“桑美”台风重创,当这次“韦帕”强台风正面袭击的前夕,人们依然浮现当年那可怕的一幕。不过,全镇抗台御险的步骤却是沉着应战。与往年不同的是,镇党委开通了与24个村(居)的视频连线,跟值班干部始终保持热线沟通,面对面处置防台进程中的各种意外。
昨天下午,学生停课。马站镇中学教师谢尚景早早回到了中姑村的家。“桑美”台风曾把他的家夷为平地,父母身受重伤。年底,他搬进了新建的楼房。于是,当“韦帕”袭来时,他没有去年那种恐惧,趁着停课的空歇在家里专注地备课。他告诉记者:“原来住在危房,一有台风就心惊胆颤;现在好了,政府帮我换了房,我不用操心出家避灾了!”
今年8月,突如其来的龙卷风横扫龙港镇的徐家庄村,刮倒129间村民老房,甚至死亡3人。今天,村党支部书记曹光井领着记者走进村里,看见风雨中那片正在拆除的废墟,印有“救灾专用”字样的蓝色帐篷还没有拆架。他告诉记者,准备在原址上按照村庄规划为灾民筹建6层新居。他说:“昨天一夜,我和村干部敲着铜锣,咣咣地满村敲响,总算转移了200多人。反而,一个月前受灾的90多户村民,一个也不需转移。因为上次灾后,他们有的投亲靠友,有的由村里安置,每家每户都安心了。”
苍南屡受强台风登陆的侵袭,这次又遭受“韦帕”的严重袭击,全县36个乡镇全部受灾。安全转移13万人,没有发生一例人员伤亡。一位多次指挥抗台斗争的县领导感慨地告诉记者:“每一次抗台过后,都是一次思路的升华。一次次过后,我们越来越感到,说到底一句话:靠的是‘树大根深’。树大,就是上级党委在灾前灾后的科学指挥;根深,就是深深根植在农村基层的亲民理念。”
(本报苍南9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