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专电 一个冒号,一个连字号,再加半截括号,就组成了互联网上常用的“微笑”符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说,这一符号为该校教授斯科特·法尔曼创造,本月19日,“微笑”符号将迎来25岁生日。
一切都起源于1982年9月19日。互联网在当时刚具雏形,只有知识精英和技术专家才会使用。电子布告栏系统(BBS)和电子布告栏(bboard)几乎就是当时网络的全部内容。卡内基-梅隆等大学则在全校范围内开通了电子布告栏。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师生经常在电子布告栏上讨论各种话题。由于当时的互联网只能提供纯文字的交流方式,一些原本是开玩笑的话语被“认真对待”,甚至被错误地当作了安全警告。
为了让这种情况不再发生,师生们在电子布告栏上展开了一场讨论,希望创造一个符号标出开玩笑的话语,以免造成误会。法尔曼在发言中提出,发言者可用“:-)”符号标出自己开玩笑的话。他同时还提出了“:-(”符号,以表明发言的严肃性。但这一符号后来逐渐演变为表达悲伤。
“微笑”符号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了法尔曼预计。它迅速成为微机使用者的心爱符号。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为庆祝“微笑”符号25周年而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法尔曼说:“看到这个符号从我花10分钟敲出来的一段发言变成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让人感叹……我有时会想,25年来,有多少人曾在键盘上敲出这个符号,又有多少人侧起头看这个符号。”